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

书评人:郑伟强 2007-11-02 22:51 赞[0] 收藏
  王育琨先生以学者的智慧、研究者的深邃、爱国者的热情、旁观者的冷静长期跟踪研究这些企业和事件,以全球视野为我们捧出了《全球化之舞》这样一份精神大餐。

  书中选择了华为、联想、海尔、TCL、顺驰、中海油、中石油、宝钢、首钢这些在中国各个行业的领军企业做为研究标本,这些企业是中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结出的硕果,无疑是中国企业的优秀代表,同时也是许多中国企业的学习榜样。在2005这样一个时点上,我更愿意以“奥运会选手”的身份来看待这些企业,在《全球化之舞》中,王育琨先生以这些“选手”在赛场上的直接表现做为切入点,又通过在几个维度上的延伸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宏大的场景,在时间维度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企业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让读者可以了解他们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为什么成长为今天这样的一种状态,他们的未来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在空间维度上,读者可以通过和其他国家的优秀企业对比,看看我们的“国手”在全球竞争的舞台上是个什么样的地位;在分析角度上,王育琨先生穿越企业战略、组织、文化这些具体要素,进入人性与基因层面,为读者展示了企业最本源的内核。

  所以,尽管这是一本以走向全球化的中国企业为蓝本的书,我认为它的阅读对象却适合所有中国企业,就象我们那怕只是一个厂队选手,也同样应该关注我们的奥运选手的表现,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这些中国的领先企业之所以走到今天的成功经验,他们进一步发展的缺陷与不足,都在2005年走向全球化的典型事件中得以显化,而又被王育琨先生这样一个执着认真的学者所捕获并疏理成章,宏大的叙事配以激昂的文字让人荡气回肠,独特的洞悉又让人不禁有拈花微笑顿悟的快慰,冷峻的分析则让人掩卷沉思。

  下面的几个特点也是本书应该一读的理由:

  中国立场,全球视野

  全球化并不是新鲜事物,欧美的跨国公司早就开始以全球为舞台纵横裨阂,有关全球化的著作也是汗牛充栋。但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舞台的独特路径在实践上还在摸索过程中,理论上的研究则失之于空虚和笼统,对企业来说有点隔靴挠痒。本书以中国企业鲜活的案例为标本,以国外企业为参照物,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反观中国企业的经营,正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独特航标。

  热血文字,理性思维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则充分展示其驾驭文字的高超技巧,事件的叙述跌宕起伏,开合有度,栩栩如生,和作者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情结相结合,彷佛把读者一下拉进了那金戈铁马的战场,感同身受。另一方面,作者又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对整个事件从多个角度进行解剖,恰如标本课堂上的讲解,无影灯下的冷峻,带血带肉,带给读者心灵上的极大震撼。

  旁观者身份,当事者感受

  财经图书市场上介绍具体企业的书并不少,企业传记类的图书往往美化的成分多,叙事的成分多,带给读者的客观感受和智慧享受却比较少;而一些以研究者身份分析企业的图书,则容易陷入不顾企业经营的具体场景,企图以普适性的理论匡定企业的怪圈。本书作者则既保持了旁观者的客观与冷静,同时又体察当事者做出决策的具体感受,进的去,出的来,或褒或贬,自在由心。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精神和智慧财富,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商业文化却只有改革开放之后的二十多年的短暂积累,而如果置于全球化的大视野下审视,一些我们曾经奉为真理的经营思想还可能面临着彻底的颠覆和再造。全球化的中国力量的崛起,有赖于中国企业家的积极探索,也有赖于中国研究者的独特思索,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育琨先生的《全球化之舞》恰如一支嘹亮的号角,让人振奋,又如杜鹃的啼鸣,发人深思。

全球化之舞:向海而生的中国企业

作者:王育琨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2-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黄敏
  • 个人名片 王露
  • 个人名片 张丽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