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寻求的是模型,不是潮流;是概念,不是词汇;是分析,不是比喻
这会是怎样一本书呢?尽管作者一再声称:“我们寻求的是模型,不是潮流;是概念,不是词汇;是分析,不是比喻。”但现实是,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受人追捧,1998年时被亚马逊网上书店评为最佳商业书籍,是有关探讨网络、信息政策等新经济主题的上乘之作。同样是旨在对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进行指导,但《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的《新经济规则:连线世界的十大革命性策略》便相对逊色不少了,按照保罗·克鲁格曼在《以拙取胜》一文的说法,“当然,出版业本身就是风云莫测的……凯利告诉大家,在这个新世界里,企业家只要做好事就能得到回报;夏皮罗和瓦里安却很现实,甚至有点儿不择手段。他们说,要想从信息中挣钱,你得找到一种聪明的、有时甚至比较‘损’的办法来击败你的对手,剥削顾客。”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带点玩笑、带点嘲讽、带点戏说。事实是,这本书之所以经典,主要在于两位经济学家在听到“新经济”以及当中大量的新词汇后,便“识时务”地用经济学领域中的规律来分析所谓“新经济”的案例与问题。正如他们所说的“我们运气不错,人们不需要一个全新的经济学,人们需要见识到一些真东西,一些他们在学习经济学时没有学到的知识。”《信息规则》给看似缥缈的网络经济清晰的定义与分析,在大量充斥着泡沫与商业的讨论演讲中犹如清冽的甘泉,从信息本意出发对于整个信息管理与售卖的过程给出了判断与分析。而这一个过程完成在1998年,当时,网络经济在国外开始全面兴起,而在我国,还是一片静悄悄——无论与内与外,夏皮罗和瓦里安都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著名的经济学家,特别是哈尔·瓦里安,国内几所名校的经济学系使用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就是出自他的手笔。经济学家汪丁丁也曾说过,瓦里安的书肯定有意思。他说对了。在《信息规则》里,作者用不变的传统经济学知识(理论),从经济研究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中提取出适合信息相关产业的经理们的知识。尽管,我们一直在听人们说我们生活在“新经济”中。言下之意就是我们还需要一个新经济学,一套用以指导商业策略和公共政策的新理论,但是作者在序言中却告诉我们说,“别着急,你读过关于差别定价(differentialpricing)、捆绑(bundling)、价格信号(signaling)、授权(licensing)、锁定(lock-in)或网络经济学的文章吗?你研究过电话系统的历史或IBM与司法部的大战吗?我们认为:你并不需要一个全新的经济学,你只需要见识一些真正出色的东西、一些你在学习经济学时没有见到的知识。这就是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