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卡尼曼,1934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后来,全家移居巴勒斯坦。17岁时,卡尼曼就决定将心理学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因而选择在希伯来大学主修心理学,并获得学位。1954年,卡尼曼入伍后不久转到以色列国防部的心理学部门工作,并提出了现在广为接受的“构想效度”一词。与此同时,卡尼曼还发明了一个多维度异方差数据分析的统计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自己的第一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1955年,卡尼曼开发了一个结构访谈进度表,访谈者可以用此得到关于个体人格的等级评定,该访谈体系也为后来的研究广泛使用。1958年,卡尼曼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并于1961年春完成了关于语义分化中形容词的统计与实验分析的毕业论文。此后不久卡尼曼回到耶路撒冷,在希伯来大学心理学系从事教学工作。
卡尼曼自认为第一次成功的研究经历是在1965年,当时他应杰瑞·布卢姆(JerryBlum)的邀请去密歇根大学。在杰瑞·布卢姆的实验室中,卡尼曼对瞳孔大小的变化与情绪唤起的因果关系产生了兴趣,并与布卢姆的研究生杰克逊·比蒂(Jack-sonBeatty)一起利用简单的设备获得了一个真正的发现:当人们接触到一系列不得不记住的数字时,他们的瞳孔有规律地变大,就像他们以前听到过这些数字一样;而当他们背诵完了这些数字时,他们的瞳孔又会有规律地缩小。他们很快发表了这些研究成果,其中两篇文章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科学》上。与阿莫斯·特维斯基的合作是卡尼曼一生最重要的研究经历。他们在一起进行了很多研究,包括对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他们在合作的高峰期(1971-1981年)共发表了八篇文章,截止到2002年他有5篇文章被引用超过1000次。另外,卡尼曼与戴尔·米勒(DaleMiller)在逆向思维理论(athe-oryofcounterfactualthinking)研究中的合作、与安妮·特利斯曼在可视注意和客体知觉(visualatten-tionandobjectperception)方面的合作也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