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个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商业模式”的概念,但直到40年后(1990年代)才流行开来。泰莫斯定义商业模式是指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流体系,包括每一个参与者和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潜在利益和相应的收益来源和方式。在分析商业模式过程中,主要关注一类企业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其他合作办的关系,尤其是彼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在实践中,经过我们长期专注于对中小企业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简单地复制大企业、大品牌的成功营销经验和模式,或简单运用现代营销理论到中小企业的营销实践中,效果往往会差强人意。也就是说,中小企业的确需要摸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营销和营销管理方法。这也是此中小企业研究系列的立意所归,笔者寄希望抛砖引玉,以一种新的思维角度来激发读者的灵感,同时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勉励。
我们衡量浙商新商业模式上榜的标准并不是以往的营业收入数字,而更关注企业可以期待的未来和强大生命力。本次上榜的企业无一例外成长潜力惊人,以年增长率来看,所有企业都在60%以上,且未来发展态势喜人。
事实上,新商业模式的诞生与规模无关,即使是目前规模尚小的企业,只要具备精准的商业目光,正确定位企业客户和市场,并具备强大的执行力推进商业模式从模型落到现实,就有可能抢占先机。 朵朵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于创业之初曾经历窘境,五个人从上海迁至人生地不熟的义乌,但依靠精准营销、强大的产品生产网络和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最终成为中国最大的学生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也体现了浙商永不停止突破自我的精神。淘宝网不满足于电子商务线上服务,它正在走向线下,用垂直类整合模式,试图将已经在电子商务领域树立起的规则和标准渗透进终端客户的生活。 每个新商业模式都以自己的商业逻辑执着前行。 创业型企业的快速成长有赖于两个方面,一是有利的外部市场和行业条件,一是内在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优势,但是如何用企业内部有限的资源去把握“无限”(相对创业型企业的产能而言)市场需求,其间需要有合理的商业模式去嫁接。
一、中小企业更需要商业模式研究
曾经有杂志组织评定最优商业模式的研究专题,向社会征集商业模式案例,但在案例入围标准中注明,“尚在创业期,或者刚刚渡过创业期的企业,其商业模式尚未定型,不在此次评选考虑范围之内”。此言大概隐含两个假设前提,第一,成熟企业的才有借鉴意义;其二,商业模式研究对于成熟企业才更有意义;笔者却持有恰好相反的观点:其一,中小企业更需要商业研究;其二,中小企业更需要研究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暂且不谈两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不同的商业模式是如何给企业释放出截然不同的生产力的。它能让你对“商业模式研究对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这个命题有着基本的感性认识。
轻资产模式.“轻资产模式”主要是用最少的自有资金,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在这类模式中,企业紧紧抓住自己的核心价值,而将非核心业务例如物流、生产等外包给其他公司。
由于从生产环节中解放出来,这类企业就不需要占用太多的自有资金了,这就是所谓的“轻资产模式”。
这类模式最为成功的案例当属美特斯•邦威。回顾一下美特斯•邦威的发展历程,会发现营业利润从2005年的百万级到2007年的亿万级,这家企业只用了3年的时间。其过人之处就在于轻资产的商业模式。
这类企业往往能够举重若轻,朱武祥教授归纳,美特斯•邦威的手法主要是:生产外包、用渠道特许连锁经营做品牌管理、第三方物流以及店面租赁。不过种种迹象都在表明,美特斯•邦威似乎正在转变其现有的“轻资产”商业模式(详见后文具体案例)。而在PPG折戟沉沙后,VANCL(凡客诚品)、麦网、玛萨玛索、衣服网等追随者们异军突起。再从战略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大部分资源集中在人力资源要素上,很顺其自然的逻辑是,企业注定会决定企业会将服务质量的提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毕竟,如果公司在服务上不能提升,也是一种资源浪费,不言而喻,这种无奈让企业的战略选择形成了一定的路径依赖。对于海城的防盗系统而言,无疑技术含量应该是其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而不应该是服务,原因太简单了,消费者需要的不是安装时对服务态度的满意,而更在意安装后的防盗效果。
对于这种情况,前车之鉴,屡见不鲜。令人熟知的红桃K集团也是比较典型的例子,红桃K曾经红极一时,今天却几近销声匿迹,当时红桃K的内部逐渐摸索出一种市场扩张的模式,即业务员只需一天卖不到一盒,就能自己养活自己,公司将之转变为基本的销售政策,便大张旗鼓扩大销售队伍。
其销售额也曾一度达到17亿,人员达到几万人,巨大的营销团队,对于企业的管理控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果不其然,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样,当红桃K的市场成长物极必反时,销售稍有下滑,就引起资金链的紧绷,广告宣传削减,销售再下滑,资金链再绷紧,这种恶性循环一下子将企业的销售拉下来,惨淡的境况导致营销团队士气低沉,流动率骤然攀升,平时管理失控所致的问题随之都浮出水来,熟悉红桃K内幕的人都知道,在其内部,曾经有一个近百人的部门,专门负责处理公司与营销人员之间的劳动纠纷和各种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理。
鉴于此,海城接受了一个简单的建议,取消安装服务,取而代之的是,编制一本傻瓜式的《安装使用说明书》,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安装和调试操作规范,替代专业的安装人员;
另外,鉴于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因为要扩大产能、增加研发资金、扩编队伍等,相比成熟企业更加需要资金的现实,我们建议海城在前期销售模式上以代理为主,强化协销,既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又可以整合社会资源,比单打独斗占领市场的速度就要快得多。
基于电子商务的新模式
许多新商业模式,都与互联网密切相关。互联网的出现,令过去传统商业中难以触摸的区域变得可能。
曾被称之为“赔本赚吆喝”的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或将在2010年发生根本的转变。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希望打造出一个收入来自B2C与C2C的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平台成熟后即启动上市。
在未来,交易型的B2B电子商务模式或将成为主流。而且,在B2B领域中,中国将是全球的创新基地。
又如“珍诚医药”,则借助互联网将药品卖进了二、三线地区的卫生院,挖掘了一块过去企业并不关注的蛋糕。
还有定位于大宗商品服务的“金银岛”,希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大宗商品的交易平台的枢纽。客户通过金银岛平台,可以了解大宗商品行情,能够完成在线订单的交易、支付、货物的交割。同时,客户通过金银岛平台能够获得银行贷款来支持在贸易当中的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 淘宝在过去一年中经历的商业路径证明,电视、移动互联、社区商店,这些传统势力,可以结合自己的网络通道,分享电子商务大潮中的美味蛋糕。而这个过程中,淘宝自身“立体化营销”的商业版图也日渐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立体的网购平台所面对的不仅是中国的3亿网民,它给予另外10亿非网络人口足够的关怀。当遥控器、手机和POSE机都将成为淘宝网的客户端时,我们就已知道,电子商务的准则即将渗透每个角落。这或许就是淘宝所说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吧。
二、中小企业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海城与华氏都是中小企业,他们都有好的技术和市场商机,但是商业模式却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发展的步伐,这是他们商业模式有共性的地方,但是这是不是所有中小企业相对大型企业所共有的特性呢?
经过我们对武汉市一百多家中小企业的访谈调研基本上印证了这一推断,相比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常常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市场待遇:
在资本市场,资本常常觉得中小企业生存风险大,尽管回报高,大多也不愿意轻易投资;
在人才市场,人才大多偏好大企业,中小企业常常出现“庙小留不住大和尚”的局面;
在技术上,投入同样数目的科研费用,对大企业而言或许是九牛一毛,对小企业而言常常称得上是孤注一掷;
在客户面前,大企业的品牌优势可以让他们获得客户的更多信任,甚至支付更高的溢价,而中小企业有时贴着本钱提供高性价比产品,消费者还常常是不屑一顾。
可见,中小企业要在处在如此劣势地位的情况下,如果还要步人后尘,进入成熟的市场,盲目模仿和借鉴大企业的成功模式,不言而喻,要后来居上,只能是个梦想。
事实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在立项时,手上没有过硬的产品(有的甚至是领先国际的独家专利)、市场没有相当的潜在需求这两个前提条件,他们是不会把自己的“血汗钱”轻易投下去的。
正是因为这两个先天的优势,再加上基数小,以致中小企业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倍速式增长几乎只能是中小企业(创业型企业)的“专利”,如此超速发展,在中小企业中也不足为奇,但是商机稍纵即逝,企业要进一步把握商机,则意味着需要快速投入人力物力,扩大产能,此时很容易出现海城和华氏那样的问题,“巨大”(相对)的资金需求常常扼杀企业快速扩张的念头,常常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被后来的大企业轻易地捡走。
到此时,我们基本上可以归纳出中小企业发展阻力的主要原因:其“自身的资产增殖的能力和速度”不能满足“企业扩张对快速投入增量资产的要求”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受到市场的不公平待遇,显得尤其尖锐。
而海城和华氏就是通过设计一种对资源有很强整合力的商业模式,来破解这种矛盾的。海城和华氏原来的商业模式只是封闭式地配置自己已经拥有的资源,而重新塑造后的商业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对社会其他资源有更强的整合力,在新的商业模式下,所配置、抑或所整合到的资源不仅是可以是企业已经拥有的,也是企业可以整合的社会资源。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商业模式设计有两个要点,其一,中小企业在商业模式上不能简单模仿成熟的商业模式;其二、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通常要具备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尤其是创业型的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更关注扩张与发展,而大型企业更关注持续。
顺着这种思路,再来看商业模式的本质,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就更清晰了,企业行为就是投入和产出的过程,而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经营状况下,把企业的资源已经拥有或能够拥有的资源组织起来,实现最佳的产出(或价值创造),这种组织方式就是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设计的实质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而已。
可见,商业模式是个性化的,是不容拷贝的,因为同时有两个企业已经拥有或能够拥有的资源几乎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
在咨询行业,一旦企业有了市场营销的需求,咨询师常常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引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营销手段来实现‘救死扶伤’的终极目标”。而这正是‘市场的问题必须用4P理论来解决’定式思维的表现。
此时,何不抬高视角,从商业模式重塑的角度出发,从源头上进行系统调整,以更加适应市场环境和符合企业资源状况的商业模式,来获取更快的发展。在华氏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同样的技术,产品化的形式不一样,其应对的商业模式也就不一样,其发展的逻辑和路径也就不一样,商业模式所释放的生产力也就截然不同。
忽视这个规律,即便营销技术再好,根子上的问题不解决,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