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蓝海”成为一种流行概念时,身处历史进程中的每家公司都存在陷入亢奋的可能,因此很多成功都会看成蓝海的成功,而失败则归咎于“红海”。开创蓝海,发现无人竞争的新市场,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和组织所追逐的梦想。
事实上,成功只是成为“蓝海企业”的一个基本要求,就像IT公司必须使用电脑来工作一样。就如《中国企业蓝海战略》作者严正在书中所言,这本书主要是以企业的战略行动作为关注和研究对象的,而不是企业本身或行业趋势。在这样的前提下,该书选择了15家中国成功的企业作为样本,来对其成功进行剖析与研究,传播成功的经验。
不过,这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每一个成功都有成功的理由,如何来区分其真实性呢?事实上,没有一家企业会将“蓝海性质”写进公司的战略报告,因为“蓝海”只是一个概念,一种思维方式。从诞生开始,“蓝海”概念便一直游荡在“创新”和“差异化竞争”之间,褒贬不一。但在我看来,这样的争论意义不大。所谓潮流更像流行歌曲,尽管音节音调都是那几个,但能流行便是一种创新和转换思维的结果。
在《中国企业蓝海战略》所选的15个蓝海案例中,分众的案例令人印象最深。当江南春还只是个沉默青年时,他看到电梯口的海报,便看到了一片蓝海。相信此前无数人都曾见过同样的海报,但蓝海却只存在于江南春那样一个极其细小的思维转换上,分众的这个例子大概可以算是“蓝海战略”案例中的典型代表了。读者可以从《分众的蓝海》中,具体了解到江南春企业开创蓝海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