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文献志》与徽州文化
《新安文献志》记载徽州人有一种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军事生活各领域的大无畏精神。如婺源朱弁《上朱昭等忠义奏疏》,历述奋勇抗金、为国捐躯的官员朱昭及勇夫劲卒、义民、节女等十余人“奋赤心,蹈白刃”的忠勇节烈高行,并请求朝廷予以表彰。嘉靖年间,祁门人徐正行商于淮泗,“时东南倭寇未靖,兵役往来,淮当冲要”,“正捐金八百以佐徭费”,又独建广惠桥,以便军队通行。这些事迹表现了徽州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生死无惧的坚强意志。
《新安文献志》还记载了徽州人重视读书,而儒士亦多充满恢弘正气。徽州人重文兴教,甚至不惜为此倾家荡产。“一家不读书,等于一窝猪”,是徽州乡间最流行的俗语。这里书院私塾遍布城乡,读书应试蔚然成风。《新安文献志》不仅用朱熹的话进行劝学,而且还深刻阐述了“起家之道,莫先教子,教子莫先诗书”、“家之贤显增光先世者,皆由子孙读书”等道理。徽州人读书以务实为本,淡泊名利而以道义为重。北宋黟县进士丘,为人刚正豪迈,无所畏惧。目睹当时的重重危机,他毅然进呈《观风感事诗》100首,用“臣道昏庸君道蔽”、“官滥民穷士卒骄”等诗句,直指当时腐败黑暗的朝政弊病。诗中揭露主政者卖官鬻爵:“密院中书多出入,不论功绩便高迁。”秉笔直书,一针见血,淋漓尽致。
从《新安文献志》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和领会到徽州人勤劳、善良、重利而不忘义的美德。黟县人李文耀,平时乐善好施,致富之后“居乡建官田、坞口石桥,修太平县周家岭”,举凡兴修水利、修筑道路、捐资助饷、兴建书院祠堂等,都慷慨解囊,堪为崇尚儒家义利观的徽商典型。清代休宁人吴鹏翔在汉口买了八百斛胡椒,经查验这批胡椒有毒。卖主虽已同意退货,但鹏翔为了防止卖主将其转卖他人,遂将这批胡椒全数买下销毁。道光年间,徽州人舒遵刚说:“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他又说:“钱,泉也。如流泉然。有源斯有流。今之以狡诈求生财者,自塞其源也。今之吝惜而不肯用财富者,与夫奢侈而滥于用财者,皆自竭其流也……圣人言,以义为利,又言见义不为无勇。则因义而用财,岂徒不竭其流而已,仰且有以裕其源,即所谓之大道也”,精辟阐明了重利不忘义、因义而用财的经商哲学。正是这些观念使徽商能够树立良好形象,成为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地域商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