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关于唯物辨证法——论起源的不平衡

书评人:林永青 2007-04-05 15:55 赞[0] 收藏

没有对思维的艰苦挑战,不建议阅读......

“凡是把理论导致到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具体总体作为思维总体、作为思维具体,事实上是思维的、理解的产物;但是,绝不是处于直观和表象之外、或凌驾其上而思维着的、自我产生着的概念的产物,而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这一过程的产物。”——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阿尔都塞也谈到列宁和毛泽东,他认为,“列宁在他的《哲学笔记》里给我们留下的一些段落是辨证法的素描,(虽然没有从理论上来阐述);而毛泽东在1937年所著的《矛盾论》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发挥。”

 

毛泽东从矛盾的“普遍性”出发来论述矛盾,但他的根据也正是一条“普遍”原则: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毛泽东通过以下的普遍形式思考了矛盾的这条原则:矛盾始终是特殊的,特殊性普遍地属于矛盾的本质性。“人们或许会嘲笑毛泽东赋予普遍性的这个‘前提’,似乎普遍性需要一种附加的普遍性才能够产生出特殊性,人们甚至将这个‘前提’当作黑格尔的‘否定性’的前提。可是,真正懂得什么是唯物主义的人都知道,这个‘前提’不是普遍性的前提,而是对作为前提的普遍性提出的前提,其目的和结果恰恰是要禁止这一普遍性抽象化或产生‘哲学的’(意识形态的)欲念,并强迫它回到自己的地位上来,即回到具有科学特殊性的普遍性地位上来。假如普遍性应当具有这种特殊性,我们就不能说哪一种普遍性能够不是这种特殊性的普遍性。”......

 

如果你读到这里,还没有精神分裂,恭喜你......

[题外话]阿尔都塞虽然是法国人,但他基本上继承了17~19世纪德国思想家极具思辨的文风和述事方式。就我本人而言,我可愿意接受更为晚近的、20世纪逻辑实证主义、或分析哲学等学派,对思想的描述方式——说的诗化一点,它们比较“逻辑”。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界的赵鑫珊等人极力推崇德国的思辨文风的美学趣味,认为:“我要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然而,如果说康德、黑格尔过于“纯粹”,功利的或者懒惰的人们很少去理会他们。而马克思却是自他诞生之后的几个世纪中,谁也回避不了的思想家。我们还是要在德国人马克思的著作里用功。(也可能是译文用功与否的问题?马克思的作品还是相对可以解读的。) 

保卫马克思——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

作者:(法)阿尔都塞 著,顾良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6-06-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林永青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