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
施韦泽是一位听命于自然呼唤的人,他在《敬畏生命理论的产生及其对我们文化的意义》一文中讲述了童年的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个春天的早晨,他被他的同学拉去打鸟,但给弹弓装上小石头并拉紧之后,却无法瞄准小鸟,有一个神秘的命令来自内心深处,“我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小鸟,它是一条生命。绝不能伤害它,于是,扔下弹弓,惊走了鸟儿。”作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他的一生似乎都在不断重演着儿时的选择,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选择,是举起“弹弓”,学会杀戮,还是扔下“弹弓”,劝善与行善。30岁那年,他由神学改习医学,并告别奢华拜物的欧洲,到贫瘠清苦的非洲丛林,为当地土著服务了60年。人们在追忆他的生命意义时,常常描述为“心地纯粹”、“无私奉献”、“永恒之爱”。施韦泽一生有着强烈的博物学情怀,他涉猎的文化与知识领域很多,哲学、伦理、医学、宗教、艺术等等,留下来的文字不少,但译介成中文的文字却不多,此书以前刊印过,但印数很少,国内很少见到他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