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过剩的时代,文字也过剩。不全是因为多得读不过来,而是言之有物、真有价值的好东西不多,往往给人以铺天盖地、垃圾成堆的感觉,故而我更留意文学圈子以外的文字。有一本名为《深交所》的金融企业刊物,进入我的必读名单,说不定在哪一期上就会有惊人之作,或佳品妙构,文境深湛;或材料新奇,有益有力;或文笔别有手眼,出语不凡,饶有智趣……这样的刊物看似在论述经济现象,其意蕴却涵盖当代社会,常能提出一些敏锐而有价值的思想。也就是在这本杂志上,我读到了陈鸿桥先生的《魔鬼在细节》、《敬业的口碑——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财富》、《没有任何借口》等文章,是在当今文学刊物上很难见到的有真内容的文字。
商品时代,随着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不断发展,出现了难以尽数的新观念,人的价值标准也开始变化,彻底摧毁了传统的信仰主义。现代人很难再被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所控制,思想体系的没落导致心灵的、理想的、抽象的东西的没落,精神上有一种无依无靠的飘泊感。这就是现代人的特点,需要的是物质现实、直接经验,而不是以理想和信仰为基础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于是蜷缩进自己的肢体或主观意象里,自恋,自虐,自我夸饰,以逃避对生活的判断。这样的文学环境恰恰凸显出陈鸿桥管理散文的价值,他的文字就是要逆风飞扬,把当今爆炸般庞杂的信息融进自己的思维,“高一层着眼,深一层存心,远一层设想”,将心血的体悟、哲学的理解,转化成独到的真知卓见,提出并回答了一些尖锐的急切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人类从来都是在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基础上,改造自己和世界。因此他提出了“超人类”的构想,阻碍“超人类”的最大敌人就是“终极人”。所谓“终极人”,就是满足现状的人,认为自己活得最好的人。陈鸿桥的文章揭破了现代“终极人”的尴尬,面对价值混乱、道德缺失,他推荐了特里莎修女的《人生十大戒律》。这十大戒律在世界不同的角落被不同的人用来激励自己和身边的人,广为传诵。坚持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可以改变际遇,改变人们的生活。陈鸿桥观事于微,将读者带到一个更广阔的层面,看到一种有希望的生活境界。他的文字富于穿透力和表现力,且不失幽默、清畅条达、涵义峻峭。陈鸿桥以《16节科学管理课》为书名结集出版,相信会给各行各业以及管理界、职业阶层带来思考的灵感。
文:蒋子龙 出处:中国图书商报 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