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之再考察
森于1933年出生于印度孟加拉邦桑蒂尼克坦。1943年,印度孟加拉邦发生了大饥荒,造成数百万人死亡,这件事情触动了尤努斯,使之在后来想出了为穷人提供小额贷款的模式;也促成了森转向经济学研究。森最早接触的经济学著作包括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和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以及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这些纯正的经济学思想和分析对森有很强的吸引力。森是从对饥荒和贫穷的研究转到不平等的问题上来的,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转向。但森发现即便人们可以免于饥饿,也就是说在消除绝对贫困的条件下,相对贫困依然存在。例如当一个社会中的人都脱贫之后,可能会发现贫富差距却急剧拉大了,相对贫困就意味着存在某种不平等。在各种不平等中,森将经济上的不平等置于首要的讨论位置。这并不是说森不重视政治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而可能是因为其曾经对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有所涉猎的缘故,故而将经济置于基础地位。
不平等的研究在经济学上也相当匮乏,即便是福利经济学也仅仅关注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若想增进社会中某一些人的福利,就不得不减少另外一些人的福利,换言之,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在不损害一个人的原有利益下社会福利无法改进。而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福利经济学却避而不谈。难怪森在<论经济不平等>中感叹:"就衡量经济不平等问题而言,福利经济学的康庄大道,通向的却是荒山野岭。"因为一人富裕而其余百人贫穷的状态也可以是"帕累托最优"的,但这明显在收入分配上是不公平的。森接着讨论了理想的收入分配应该是基于"需要"(need)还是"应得"(desert),或者说是要"按需分配"还是"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人们不合作,大家吃大锅饭搭便车,结果陷入了谁都不干的"囚徒困境";另一种情况是人们相互合作最终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