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读完这本书,一路走走停停,不得不承认这行为对于读书来说确实很不可取。
此书立足于常青藤这个中心来展开议论,这恰好令我在短暂的中断后能够迅速拾起阅读过的记忆继续阅读,不至于从头来过。接下来,我想谈谈对此书的小小看法和感悟。
作者在代序中提到“常青藤是什么、为什么一岁就要上常青藤”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关于常青藤的概念,起初我只是懂个大概: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八所大学联盟——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宾夕法尼亚大学,细看了之后才知道这八所名校具体的名字和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而作为全世界最好的大学联盟和其所提供的最精英的教育,是所有孩子和父母都想奔赴的圣地,我想这毋庸置疑。故此作者就自身求学、工作、生活经历与教育孩子的经验将美国的精英教育模式与中国模式作一定程度的对比与思考,从而为一批有志成为未来精英领袖与精英父母的能人指点迷津,进常青藤固然好,但拥有常青藤式教育与素质显然更为重要。
常青藤的理想,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一个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常青藤要培养的是下一代人的领袖,这代领袖的价值观念、远见和能力,都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前途。看到这段时不觉正襟危坐,感觉整个人都上升到社会、世界、未来这样一个高层次,必须以一种严谨端正的态度来仔细拜读。许多父母都梦想着有朝一日送自己的孩子进常青藤,那么要怎么才能进呢?美国有位企业领袖曾说过:就是让哈佛的新手不上学,随便干点什么,20年他们还会比别人成功。这揭示的是关键不在于哈佛教了什么,而是哈佛选了什么样的人。若是随便录取一个素质能力上不对口的学生,想必他也待得不愉快。可见,那些进常青藤的孩子们在某种程度上已具备一些常青藤素质。这种素质必然是在进常青藤之前就要培养起的,这也就从一侧面说明了为什么一岁就上常青藤。深度上是指父母从孩子一出生起就要对其进行常青藤式教育,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常青藤素质如独立、有思想、有创造性和分析能力、能为他人着想对社会负责的常青藤式人才,这样日后进常青藤接受再教育也就非如此困难之事。
美国教育制度的灵活性令人羡慕,尤其常青藤原则强调教育的对话性和互动性,这与中国框架式的古板教育相反,要求父母或老师尽可能把自己摆在和孩子或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社会能力;帮助他们吸收知识,自发的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达力。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则是权威性的,满堂灌、死记硬背的方式常常要求孩子从小背古诗,生搬硬套的学习却很少留给孩子独立思考、提问、讨论的空间。这或多或少的要为中国孩子所背负的“高分低能”论断负责。但是从小背古诗也不是绝对的不可取,我至今还对小时候妈妈教的三字经记忆犹新,在日后接触到该部分内容时也比其他同学上手的快些,至少在听到“苟不教”时不会理解为“狗不叫”。事实证明只要方法得当,还是能起到一定的启蒙教育。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国社会注重强调人的平等性,尤其是教育上,父母将自己放到和孩子相同的地位上与孩子交流讨论,这使得孩子从小就不用担心因为答案错误而被批评,相反逐渐培养出其敢于提出自己观点、善于发问甚至大胆辩论的能力,同时孩子的潜能也被最大程度的发掘出来。在这方面,确实值得借鉴。
“华尔街怎么养孩子”仅仅是这个小标题就很吸引读者眼球。美国富人钟情于慈善已经不是陌生的事了,时报上也常常登出某个大亨又慷慨的裸捐了。如此看来,这些大亨的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必定不小。但显然,这些孩子不仅没有因为父母财产的全数捐出而穷困潦倒相反他们创造的财富还远远多于上代。通读全章,就会理解所谓的华尔街不仅仅是金钱吸引人,华尔街原则更加价值丰富值得传承。华尔街大亨一般通过金钱教育来培养孩子的品格问题,他们往往将如何推迟欲望的满足、如何对未来进行周密的规划、审慎的冒险诸如此类的方法教给孩子,孩子通常从小就懂得钱不是白来的、钱是对自己工作的奖赏、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从而学会理财。中国近期涌出了引人关注的富二代群体,开着奥迪宝马整天盲目的挥霍炫耀自以为厚实的财富,殊不知这不过是为大众提供茶余饭后的笑料,更别提在真正的富人眼里是多么无知的行为了。这与中国家长从小对孩子的溺爱和放纵分不开。美国的孩子七岁起就开始打工,步入社会自己学会挣钱,自然也更能明白钱的意义。这在中国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父母的爱向来都是无私的,孩子只需要好好学习,完全不用考虑其他问题。这种弊端在日后就业时便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有学历没社会经验的高校大学生常常被企业拒之门外,中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果中国孩子也能从小就接触社会,其社会经验日积月累,大学毕业后根本不用为工作发愁同时还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这不失为两全其美的办法。
在初步阅读几章后会觉得这是给父母提供的教育法则,随着阅读的深入,意义渐渐明朗。此书当然不应该局限于中国父母的育儿经,对青少年同样具有教育意义。
谈谈本人的几点思考。
书中提及了美国学区制的高中模式,如今美国的高中有两个特点:其一、美国高中的教育逐渐多元化、大学化;二是美国高中教育在地域上显示出明显的贫富分化。从宏观角度来说,美国和中国一样,高考指挥棒在指挥着中学和高中生的行为,美国大学日益普及,无意中便带来了高中的“认同危机”。一些富裕地区(指教育水平高的学区)的高中不用担心生源或者资费问题,其教育水平和学术氛围自然就吸引了一批批中上层阶级为孩子能受到优质教育毅然举家搬迁。但只是普通学区的高中或者说稍稍次一级的学区,为了扩大规模也采取了一定措施如引进AP或IB,这就使得二者逐渐在高中教育中喧宾夺主,原本的高中基础教育已无法满足需要,课程便不得不进行升级。所以如今的高中生进行的是超前的大学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高中的形式还在,教育的内容却在消失。相比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是被世界所称赞吹捧的,这为孩子能够进行下一步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时,中国是不是可以借鉴美国高中教育的灵活性与全面性,将学生培养成不仅具有良好的基础教育还要有一定的社会能力的“高分高能们”,但要把好度。其实这几年,中国也确实在不断改进效仿。忘了哪一年起,学校就多出了社会实践这项活动,这便是学习美国教育的深入。随着升入大学,才渐渐明白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它给了常期处于课堂之上的孩子们一个深入社会、实地调研、感受人生的机会。只有切身经历过,才会明白当初单纯的校园生活是多么的单薄,也就不会怪日后毕业被公司企业以社会经验缺乏而拒绝。另一方面,中国或许也存在着美国高中学区制的模式,只是名称有所不同罢了。中国以省市区县划分生源,相应的各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各种因素综合下各地高中的质量也不同,像京津、上海、江浙等沿海一带教育水平自然是更高于内地的,而同时各个大学在高招时都有一定的地区保护制度,这就使得高校群聚效应应运而生。如今中国还涌现出一股高校校长推荐制的风潮,这是由北大、清华等一批著名高校引发的另一种招生模式,这种方式不好去评其好坏,时间和社会会作见证人。想指出的是具有推荐资格的这些高中毫无疑问都是中国众多学校中的佼佼者,而这些佼佼者不用说都是聚集在上述高质量地区。问题就出来了,这与美国教育暴露出的贫富差距相差无几,在一个教育水平本就不顶尖的国家,如果还出现如此严重的两极教育,自然而然造成的就是经济上的地区差异贫富分化。这问题值得深思。
谈完高度的东西后,要落到实处。说说我从这本书中所学到的宝贵原则:
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道德感的人。
教育目标分为三部分:灵魂、品格和能力。
面对世界建立起自己的信心,能发出自己的声音,相信自己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时刻谨记利他主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通过关心别人、给别人谋福利,进而获得别人的认同和拥戴,成为他们的领袖,同时也获得个人成功。
从小培养特立独行的自我意识,感受到对自己生命的独特责任。
未来成功与否,取决于自己给予了世界什么,而不是记住了别人告诉自己的东西。
投资家有两大基本素质:一、知道推迟欲望的满足;二、知道如何审慎地冒险。
珍惜每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永远感念着别人为了你的机会所付出的东西。
生活不是场戏剧,不会不断出现奇迹。
一百年以后的今天,你现在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赚多少钱,都变得无关紧要。而有关紧要的,是你如何养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