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陶冬作品的另一本。今天总算把ETNET赠阅的两本书都翻阅了一遍。其中有几页我做了标记。坦率地说,在对中国经济的认识方面,陶冬的很多看法是和我一致的。我觉得他对房地产行业以及中国经济的未来的看法,有不少亮点。陶冬久居香港,自然对香港的认识也非常到位,比如他说,香港已经转变成了“金融服务提供者”,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世界更加看好中国内需市场,香港的金融地位会变得更为强大,我并不认为和上海的竞争会削弱香港,有竞争其实更是一种促进作用。
陶冬对央行为什么购买美元资产的解释也很到位,认为央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定和控制汇率,并非将风险和投资回报作为首要考量因素。是这样的,中国不仅过去30年是在解决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数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直到2020年人口不再增长,这个问题都处于首要位置。为此,中国必须经历一个痛苦的出卖血汗而糊口的过程,我们把血汗钱又投入美国,是迫不得已的,吃饭和就业(通过压低人民币汇率,增加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超过了外汇资产保值和增值。令人高兴的是,这个过程现在必须逐渐收尾,中国必须走上依靠创新和高附加值,依靠国内消费和市场的转型之路,否则在2020年人口红利结束之后,将没有未来和出路。
陶冬还对国际经济做了一些预测(2004年),现在看来,有些事情还没有发生,预测不算很准确,不过我相信,他掌握了大势。比如房地产、资源价格,美国可能会面临债市导致的另一次金融危机。这些内容是值得我们了解和借鉴的。不过坦率地说,书中关于具体企业的议论,还比较大路化,作为分析师,陶冬在一些行业以及宏观经济方面确实很有造诣,但对于企业分析,还差一些。这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