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军洛的书,最好经常中间停一停,喘口气,把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想想作者是如何得出眼前这个分论点的,然后再接着读;倘若跟着作者的思路马不停蹄地一路下来,会很容易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就把作者跟丢了。
刘军洛的文风,有如疾风骤雨,挟带奔涌向前、一泻千里之势,读起来会不由自主地被当中强烈的个人感情所带动。但这也造成了许多论证部分在承接、过渡关系上的弱化,不免给人以作者思维快速跳跃的凌乱之感。同时,可能是作者认为许多现象和数据所暴露的问题,已经是不言自明、昭然若揭的了,因此不再费言解释和具体推演,而是更多地以反问句、疑问句的形式直接将结论推到读者面前。这也是读书时需要经常停下来想一想的一个原因。
但无论如何,这本书应该细致地看了再看。不谈作者观点正确与否,至少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现象——如我这等非经济学专业的人未能接触到的或原先不认为有多少价值的数据和现象——它们,将有助于我们调整或重塑自己的观点,而非简单的看了谁的书、喜欢上谁,就跟着谁的观点跑。
对刘军洛的观点,我仍然持有谨慎的态度。正如所有人都将以死亡告终,所有善言的成功的预言家也将以最后一个预言的失败而告终——除非在前一个预言成功后就此收山,保全不败之名。我对刘军洛的态度也是如此,虽然他在此之前有数个惊人的准确判断。作者始终在分析:在怎样的全球事态下,美元与其他币种之间怎样的对比,将导致全球资本产生怎样的流向,继而推演这样的资本流向将引发怎样的后果。同时,他认为这样的资本流向是在自由贸易的掩护下,有预谋的、精心设计的,因为美元表面上是全球的,实际上仍然是美国自己的战略工具。
显然,作者极为痛恨货币主义或凯恩斯主义,认为是误国误民(在国内还附带“误党”的效果)。我赞成这一观点,货币主义不能解决金融危机,反而常起帮倒忙的作用。正如作者在术中列举的,一个区域内政府宽松货币政策,原想提高本地区的流动性,反而可能加速该区域的资本大量外流,最终导致流动性匮乏。之所以出现结果与预期截然相反的现象,原因是全球化使得资本进出任何一个区域的时间成本和价格成本都大大降低,资本流出流入变得前所未有的迅捷,同时全球不停地有被高估的货币和资产与被低估者同时出现,这为资本不顾一切地流出流入的逐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为资本为逐利而制造区域性危机提供了便利。倘若该地区政府未能探究资本大规模流入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就很容易简单地套用货币主义原则处理眼前的表面问题,也就在客观上配合了资本逐利行为。作者提出对治方法:若能够预判动向,就要抢先下手,顺趋势而动;倘若已经出问题了,就要从调整本地区资产组合结构和财富分配方案上着手,为打赢后半场战争作准备。
回想过去几年的事情,我有些相信目前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是美国有预谋、有布局的,但不能接受“一切阴谋论”。人类群体经济行为有被迫自我净化的现象,动力来自该时期金融体系固有的结构性缺陷。尽管每一种金融体系都曾适合当时的历史潮流,但结构性缺陷引发的问题也在逐级堆积中,最终该金融体系对该历史时期的影响从利大于弊逐渐转化为弊大于利,结构性缺陷也将引爆危机。动荡之后是人类群体经济行为的调整,如果调整到位——出现不具有原先结构性缺陷的新行为,人类便进入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否则便是调整不到位,危机在短暂的表面缓和后继续恶化,直至调整到位。我觉得本次全球危机是必然的,只不过在2008年被一个叫伯南克的美国人引爆而已,算是必然中的偶然吧。
然而,美国作为一个思想开放、惯于自我反省和快速应对问题的国家,大概在经济第一次探底时就意识到现有救市政策的问题:这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拖延问题,拖延的结果将是危机进一步恶化——本次经济危机实际上是私人和机构债务危机,政府通过扩大财政赤字的方式刺激经济,最终将使私人和机构债务转化为国家政府债务即主权债务,于是私人和机构债务危机演变为主权债务危机,虽然形式不一样,危机的本质没有变;更麻烦的是,私人和机构可以指望政府来救,政府出事了指望谁来救?于是今天我们看到一系列主权债务危机,各国从开始的扩大财政赤字政策到如今纷纷被迫削减财政赤字,全球呈明显去杠杆化趋势,金融资本运作成本大大提高了,以美国为首的国家从“金融创新”开始向“制造业”回归。这一切的改变,并不是救市成功后的顺利撤退;今天危机没有消退反而增强了,迫使人们重新调整行为。如果说危机刚开始时美国人被动应战,从今天的种种迹象来看,他们当时立刻意识到一定会有二次探底,那么就无论如何不能错过未来反败为胜的机会。
不是上帝偏爱美国,上帝只偏爱能独立思考、善于反省自身和以创新为生命力的国家。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美国一系列促进资本回归本土的措施。这一点刘军洛看得非常清楚。现在还是金融冰河纪,有储备的、活下去的,必将在下一个春天里看到尸横遍地,任意享用。中国的储备现在在哪里?所谓的巨额外汇储备,未来是否还是巨额?是否足够集体过冬?这是需要小心观察和分析的。
我们国家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暴露的问题以及此后种种错误,大家心里都很明白,也只能“道路以目”或者“为圣人讳”。按照刘军洛的预测,下一步中国会很惨。我的观点是,虽然悲剧即将开演,但未必让人一直哭到剧终。作者的沙盘推演是建立在既有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的;倘若条件变了,想必最终结果会与最初的趋势分离。就如同2001年他一路看涨黄金、石油和中国楼市而看跌美元,今天反而彻底转向了。这当然不是说刘军洛出尔反尔,相反,一个聪明人才会明白如何因时而异、因地制宜。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条件;我们需要观察的,是条件改变后的变化;我们的预测将随条件变化而变化。我们已经输在开始,却未必输到最后。
目前国内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并考虑财富分配体系改革,无论情愿不情愿、主动还是被动,这是人民的期盼、国家的希望。调整得到位,中国短痛;调整不到位,中国长痛、大痛、痛到骨髓,痛到引发根本性的变革。我们这等平民看得出来,国家的精英们自然也看得出来吧。那将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我们有很好的国民:聪明、勤奋、听话、吃苦耐劳而且容易满足。希望这些特点是民族自立自强的支撑,而不应成为被人利用的理由。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精英们对平民的态度,有点象一场婚姻:一旦拥有,以为天长地久,享有是当然的权利,对方的缺点却越来越扎眼。可是,平民对精英们的态度,也有点象一场婚姻:一旦关系破裂,抛弃总是相互的。(转帖与天涯论坛,其中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