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民国时代那一批文艺女老年

书评人:艾小洋 2010-01-20 08:43 赞[4] 收藏

民国时代才女辈出。旧朝的暧昧,西风的吹拂,为她们的一生抹上了许多的传奇。又离得不算太远,却又保持着天上人间的距离,所以她们总令人感到好奇。从政界、军界到经济界,从美术界到文学界,既有大家闺秀,也有小家碧玉,留下了许多充满秘密色彩的姓名。一直活到最近才去世的,比明星还耀眼些,比如张爱玲、杨绛、冰心。

前几年,杨绛写了一本我们仨,开篇就讲梦话,生离死别的怅惘,格外的絮叨。象章含之的往事并不如烟,念念碎的诉说。从民国走到现在的文学女老年,是老一代的著名精神贵族,絮絮叨叨当中隐藏着清高的孤傲,不感叹,只记叙,在一个国家近代史的背景下,所谓家,所谓国。下笔老辣,然而却能做到看似平淡。象冬天大门口晒太阳的老太太,说起从前的事,语气平常,仿佛拉家常,可真听进去了,她讲的哪一个故事原来都惊涛骇浪。

无论哪一部历史,女人都像站在帘幕的后面,身影隐约,很难看到她们的泪痕和笑纹。如果她们不写出来,除了他们的后人,几乎没人知道。在普通人的心里,她们早就死了,她们的人生不过是某个怀旧电影中的一段戏,而她们自己,也只活在他们的过去时,也不大愿意与当代同流。

而她们的书一向畅销,读的人多少都有一点猎奇心理。关于刚刚过去的那个时代,教科书里的记载过于宏大,主流人群的回忆录倒也不少,可是块头太大,似与我们不甚相干。反过来,倒是更倾心这一群文学女老年们细腻温婉的笔调,从她们的书里约略找得到一点可触摸的过去,还原一点不曾知道的真实。比如张爱玲女士的小团圆。然而相较下来,我更喜欢重访边城,五十到六、七十年代仿佛裹着一股子奇怪的味道,一下子堆到了眼前。

她们的白话文有一种很奇异的腔调,细碎里面透着些许的荒凉,活了一辈子,经历了大半个惊心动魄的世纪,难免有许多的身世之感。时代巨变的背景下,越是有才也有情,活得越是不太容易。叶檀说,她最偏爱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因为够动荡,许多事情往往容易水落石出。所以她说,身处转型社会,是幸运也是不幸。修改一下她的话:幸运的是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人生,不幸的是,转型社会的人面对的是不可知的未来。可是即使她们当年不曾可知,也一样活了过来,现在也都知道了。未来不可知或许并不可怕,因为不能不面对,只是面对的方式不同。人与人本来就不相同,她们则更不同。几十个民国才女的文字站成排,谁又能说那不是另一部现代史?

历史或许就是无数人的舞台剧,有故事起落,有对白感慨,也眼泪,也有笑纹。

我们仨

作者:杨绛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3-07-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唐莹
  • 个人名片 袁国正
  • 个人名片 吴健
  • 个人名片 陈圆圆
  • 个人名片 刘琳
  • 个人名片 程宝箴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