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重要决策,不管是私人部门的决策还是公共部门的决策,都相当不透明。企业董事会的决策可能是在饭桌上完成的;而政府的决策可能是在一个狭小的密室里完成的,到了宽大的会议室或者庄严的人大会议时,其实决策已定,就只差举手仪式了。
而美国的私人部门决策并不比中国透明很多,当然了,既然是私人部门,本来就不用太多公开。但美国公共部门的决策过程却要“阳光”很多,各方利益代表慷慨 陈辞,各类政策游说机构粉墨登场,以至于将“政策游说”变成了一门相当庞大的生意。并且还产生了一条与华尔街齐名的K街,K街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试图影响 政策制定过程以便有利于特定利益群体的组织,这些组织被称为“思想库”,也叫“智库”。
美国的思想库对政策制定的影响极其 巨大,因此私人部门的利益诉求想要通过改变或制定政策来实现,一个不错的选择就是通过思想库来“陈情”,进而影响政策制定。这一切都在光天化日之下堂而皇 之的进行。而中国的私人部门,尤其是企业界还在继续发明各类登峰造极的“暗箱操作手法”,以达到“搞定”某位官员进而获得利益的目的。此类“贪腐”行为, 既有主动出击,也有被迫迎合。但有一点毫无例外,即浪费了大量的企业家才能和精力,使得企业家将才能配置到讨好官员的方面,而不是锐意创新进取的方面,从 长远看也降低了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因此,思想库行业的兴盛,对于中国的企业界来说,其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是中 国对思想库的研究极端匮乏,因此尽管曾培炎挂帅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高层思想库”一经推出就引起巨大反响,但回过头来想仔细探究中国思想库对经 济政策制定的影响,却发现几乎陷入无书可读的窘境。
还好,朱旭峰让我们避免了这种尴尬。在其《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 响力研究》一书中,朱旭峰首次聚焦了中国的思想库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朱旭峰认为思想库主要有两大途径可以影响政策,第一种是递交报告被领导圈阅,在美 国的相应衡量指标则是国会听证;第二种是公众影响力,主要包括媒体的报道和引用,以及相应的公开出版物和会议活动等,这方面与美国思想库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