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讨论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城镇发展总况与特点,包括城镇发展的历史基础和现实环境、城市的发展、市镇的兴盛、城镇发展的区域格局、城镇形态与类型等;二是城镇经济形态,包括产业状况、市场体系等;三是城镇社会状况,包括城镇人口及其流动、居民社会结构、市民阶层的变化等;四是城镇建设与管理,包括街区格局、市政建设、社会管理与保障等;五是城镇文化与生活,包括教育事业、都市文化、居民收入与消费、宗教活动、社会风气和习俗等。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力求较完整地展示南宋时期城镇发展演变的全貌和从中所呈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尾章部分则简要分析城镇与南宋社会的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城市的国家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就已出现了具有一定政治、军事和宗教职能的原始城池和城堡。如发现于山东章丘的城子崖古城和临淄的教场铺古城,均系龙山文化晚期遗址,总面积分别有17万平方米和40万平方米。在湖北天门发现的石家河古城规模更是惊人,仅发掘整理出来的遗址面积就达100万平方米。距今4 000多年前的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全城由土墙围圈,呈正方形,在城南门还发现左右两侧各有门卫房,可见已有较严格的城门出入管理。位于江苏连云港市境内的藤花落古城,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重,各有颇为完整的建筑布局和道路网络,隐约呈观出后世中国传统城市的基本结构。这些原始城池和城堡的进一步发展,便出现了更具城市雏形的都城和城邑。如在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夏朝都城,空问结构复杂,建筑规模宏大,为我们展示了上古早期都城的气势。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商中后期都城遗址殷墟,面积有3平方公里,已有较为明确的功能区域布局,估计其居民数量超过了10万人。西周初修筑的洛阳王城周围有15里,其整体结构和格局已接近后世都城。至于城邑,主要是由一般居民区发展形成的。
历史是不断延续的,后代的发展离不开前代所奠定的基础。因此现今大力倡导发展城镇经济,各级政府官员、房地产开发商及有关规划设计人员都应该好好读读此书,不要再在城镇建设上搞全盘否定,斩断一切历史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