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卓书坊
读书诚可贵,读好价更高
随着“4•23”世界读书日的日益临近,一本“口袋书”成为山城重庆的新风尚。这套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亲自策划的《读点经典》,于2008年12月出版发行。到目前为止已发行了20万册,重庆市近6000名市管干部和2万余名各级干部几乎人手一册,竞相阅读。
阅读经典是薄熙来倡导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他在《读点经典》的“序言”中说:“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人们在走完人生之路时,恐怕连人类知识财富的百分之一也未及领略,而当今工作紧张,能拿出的学习时间又十分有限。为提高生命的知识含量和学习效率,就一定要读经典,看精品,以便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有价值的知识。”在这样的号召下,阅读经典的热潮迅速地从党员干部延伸到普通市民。
山城春来早,书香报春来。闻此消息我不禁为之喝彩:读书之风又回来了!70年前,早在少年时期的共产党,就是从读书破题,开始了学习的改造。1938年开始,延安解放社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丛书》10部、《列宁选集》第1至18卷。一个体弱力虚的党,变成了体魄强健的党,读书之营养,功不可没。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壮大成长,更需要精神营养。
薄熙来巧妙地把《读点经典》比作“维生素片”,正如他所说:“有古往今来的诗词佳句,散文精粹,开本小巧,好读好带。虽然两小时就能看完,且每月只一小本,但久而久之,也会令你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有如多种维生素片,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可谓深得读书之三昧。
欣喜之余,又不能不指出:学习是一种科学,读书是一种素养。由不读书到热读书,固然是一大进步,但如果缺乏科学的指导,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读书一窝蜂,学习一阵风。其结果就是毛泽东所批评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怎样才能读好呢?关键是有一个科学的读书观和方法体系。
书是良药,也是毒药。西汉文学家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有可能是良药,药到病除;也有可能是毒药,置人于死地;更有可能是假药,让人生死不能。如果误读,不仅不能“医愚”,反而读出病来。且不说那些三流的作品,就算一流的好书如《论语》,有精华也有糟粕;上品的妙论如《老子》,有真理也有谬误。读起来都奉为神明,甚至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今天的社会伦理、科学发展观,就可能会食古不化——尽信书不如无书啊。
读书有方,读书有道。好书的确像是维生素,但是维生素是不是越多越好?当然不是。人的身体是一个结构非常严密、功能彼此协调的机体,各种营养素相互搭配,用以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长期大量服用某种维生素类药,也会引起中毒现象。那怎么办呢?要注意维生素的配比。对于读书也是一样,要有所区分,注意什么样的人读什么样的书才能有用。比方说,高级领导与基层干部读《庄子》,其效用就大不相同。
在这里建议大家看看“思卓读书”里的读书18法,不同的书,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比如垂直阅读法、高山仰止法、成见归零法、时空穿越法等等。学会了这18法,其道自明:重要的不是吃了多少,而是吸收了多少,关键的不是读多少,而是怎么读。
读书当有用,读书当有效。读书做什么?根本问题不在于寻求真知,而在于用真知指导实践。有许多人读书时带眼不带脑,读完后能知不能用,那就是死读书,读死书。读来读去只会让资料占了大脑的内存,让自己对现实的反应迟钝,变成“书呆子”。所以能不能理论联系实践,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个习性问题;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可就是个党性问题。这在毛泽东1941年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是有提到的。
如何将活动引向深入,该怎么走?可以归纳为四步:第一步,耳濡目染;第二步,心领神会;第三步,身体力行;第四步,言传身教。读书启动在领导,读书有成在指导。从汪洋到薄熙来,重庆市的两任市委书记都提倡读书,从而引起全国各省市的共鸣。期待着各级领导人不仅带头实践,而且善始善终,做好指导,让一时之风行成为社会之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