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一年的发表的,虽然国内环境大有变化,但此文对书里内容与精髓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投资其实也应该像生活那样简单
读《伯格谈共同基金》
从2005年自今,随着资本市场的由熊转牛,基金市场规模由2005年底的5000亿元一跃扩大到2007年底的3万亿元,面对翻倍的基金年化净值增长率。广大投资者购
买基金的热情日益高涨,往往在新基金
发行认购时蜂拥而上。没有能清楚认识自己
的投资期限和风险承受能力,持基后又盲目地与其他类型基金比较净值增长速度,短期持基后赎回频繁,对投资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的规划,随机性太强。因此,对于我国的广大基民来说,阅读一下美国先锋投资集团的创始人约翰·伯格撰写的《伯格谈共同基金》(Bogle on Mutual Funds)是非常能带来启迪的。
伯格本人是美国基金业的一个路标性的人物。早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对共同基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地选择了研究美国共同基金业的发展作为其学士论文。毕业后,伯格首先在威灵顿资产管理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 Company)工作了二十余年。在1974年成立美国先锋投资集团。伯格崇尚指数化被动投资理念,认为通过对股票、债券和现金等类属资产的合理配置,能够规避市场短期的波动,取得投资组合的长期良好收益。长期以来,投资往往被视为如何在回报和风险两个目标变量之间取得平衡,而伯格却引入了另一个重要的目标:成本。他认为,很多基金投资在扣除管理费、托管费、销售费和赎回费等众多的费用后,投资者获得的实际收益并不高。如果市场是长期有效的,只要能对指数进行复制化投资,就能在取得投资收益的同时,也为投资者省去了不必需的主动投资管理费用。先锋集团于1975年在美国率先推出了先锋标普500指数基金后发展迅速,坚持推广免佣金、低成本和低换手率的被动管理的基金产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先锋已经从成立初期的28名员工和18亿美元的管理规模跃升至2006年底的1.2万余名员工和1.1万亿美元的资产,32年来管理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2%!
在《伯格谈共同基金》一书中, 伯格从基金投资需要了解的基本要素开始,非常浅显易懂得对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基本特点做了归纳,对上述类型基金在长达30年的时间期限上的投资表现做了合理的描述和总结。例如伯格指出投资者在选择股票型基金时需要了解基金规模、基金的存续时间、基金管理费用和投资风格。基金规模过大或者过小均不利于有效地管理基金。基金规模太小则会是费用占比过高;而当规模过大时,正如伊利诺斯大学香宾分校的波莱特(Pollet)等人近年所做的实证研究发现,基金收益会发生随规模递减现象,并在大量买卖股票后也会发生组合投资风格的偏移。相对来说,基金的过往业绩对基金投资者并不太重要。这是因为,基金的短期业绩不具备持续性。在前10年内表现最佳的20只股票型基金,在后10年大部分会下滑到业绩排行榜的中下游水平。这种业绩的均值回归性也意味着基金的过往业绩给投资者只能带来后视镜的功能,没有前瞻性的参考价值。最近我看到法兴资产策略师蒙泰尔(James Montier)的研究发现也支持了这一观点。他发现在较长的投资期间(过去10年)里,在美国和欧洲表现最好的前10%的基金超过标普500指数平均的年超额收益分别是2.5%和4.5%。但是单从一年的短期看,这些优秀基金经理往往排名并不靠前,有的人最差的单年度表现甚至落后指数20%之多。考虑到杠杆放大效应和基金投资策略的同质性的提高,共同基金的短期业绩越发难以具有持续性。
在介绍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时,伯格立足于美国市场,对各类债券基金的特点和投基者容易混淆或者忽视的关键要素做出了充分的说明。相对于股票基金,我国的债券基金品种更加单一,基金的趋同性更加明显。但是,随着政府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政策的实施,可以预见很快会有更多的信用类固定收益产品面世,这样也会大大增加债券型基金的投资标的和腾挪空间。随着投资者对股票型基金未来预期的投资收益率的降低和被动加剧,将进一步凸现了债券型基金收益相对稳定的优势。投资者可以通过本书所介绍的各类债券基金,如国债型、抵押担保型、投资级公司债券、中级公司债和全球债券基金的特点,做好功课,扩充视野,当市场出现选择时,可以加以利用获利。
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对资产的长期配置,这点对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适用。伯格在本书特意专辟一章,对个人投资者如何结合自身财富水平、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未来购房、子女就学以及退休养老安排等做出长期的理财规划。生活是简单的,投资其实也应该归于简化。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建立出自己的投资回报、风险和成本的三维象限,通过长期的资产配置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李飞,金元比联基金策略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