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指与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相关的活动。以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作为文化的内涵,就把当代纯粹的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排除在外了,这可以避免理解上的歧义。另一方面,当我们从历史发展角度考察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改组社会经济、实现制度变迁时,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又会进入文化研究的范畴。因为它体现着当时人们的认识和知识水平、科技水平、驾驭自然和社会经济的水平,乃至文化艺术水平。比如从古代的农具、服饰、器具上就可以反映出这种水平。把精神生活特别提出来,将为自然景观纳入文化范畴提供支持。自然景观是客观存在,不直接等于文化,但它被人们赋予人文情怀,供人欣赏,令人陶冶于山水之间时,就成为精神、文化生活的部分内容。如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开发以及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提供的各种服务等,可纳入文化范畴,弥补了属于精神生产的文化内容的不足。另外,将精神生产与精神生活并列提出来,还拓展了将文化解释为狭义的观念形态的文化之不足,将非观念形态文化也包括在内。 文化的发展会推动经济发展。从历史上看,不同地区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均衡的,有时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山东的齐鲁儒学文化,汉代后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轴心,但在近代,随着列强侵入山东和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齐鲁文化失去其轴心地位。根据范文澜的考证,西晋以前,长江流域的文化和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流域;而在南北朝时代,南方文化又超过北方,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唐代以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和文化都落后于长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