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感化力
一、以情感人,以文化心
基于“人性本善,众生可度”的感化力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易经》
意为:天地互相感应,万物得以生长,道德高深、智慧渊博的先哲能够感化人心,让天下人得以和平安乐。每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反映了身边天地万物的生长状态。
“生生之谓易”,在《易经》的理念中,“天人合一”是生生不息的最佳状态,人与自然是互相感应的整体。因此,人与周边环境共生共荣的前提是和谐,实现和谐的前提是感化人心,而感化人心的前提则是出现道德高深、智慧渊博的先哲。
以此来观察商业社会中的企业,不难发现,唯有企业管理者以自身的修养感化企业所有成员,才能营造出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乐融融,才能达到永续经营、生生不息的理想境界。
有志于打造百年基业的企业,应该而且必须具备这种“感化力”。然而,感化力从何而来?《辞海》对“感化”的解释为:用潜移默化或劝导的方法感动人,使其思想逐渐起变化。可见,除了管理者自身的德、才、能以外,还要求管理者通过积极、真诚、持续的行动施以真正的感化。
九牧王对“企业感化力”的关注,并非一时的冲动,更绝非概念的炒作。在倡导人本管理的今天,九牧王对“企业感化力”的深度研究,其实质是对人性的洞察。
人有感情,有激情,有积极性,有创造性,也有惰性。人性本善或是本恶,并非哲学命题,更非科学课题,重要的是,我们怀揣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每个人。人性的善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和相处的人。
《晋书•华谭传》对环境感化个体也有精辟的论述:“今诚风教大同,四海无虞,人皆感化,去邪从正。”意为:现在风气和教育天下一统,四海之内安居乐业,每个人都被感化,邪恶之念都被转化成浩然正气。
林聪颖经常强调环境对个体的感化:“九牧王是一片森林,每个员工都是一粒种子,我们应该为所有九牧王人的成长创造阳光、空气、土壤、养分和水,只有这样,九牧王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强大感化力的企业。细加揣摩,林聪颖的理念与中国禅宗的“人无不可度”思想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