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年的光景,大学毕业生从200多万上升到了400万,其结果就是有200万的青年学子找不到工作。这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就业环境,我们想到了什么,我们又要做些什么?没有深受毕业即失业痛苦的人们或许会去讨论教育改革的失败,扩招政策的失败,而对于一些学者来说,会去思考整个社会教育的导向问题。德鲁克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出版的《新社会》即提到:将学位视为获得提升的通行证,这是教育的歧途。但对于苦苦寻找工作的人来说呢,除了要放低身段以外,还要更深层的了解现代公司需要什么样的职员,要切身的了解我们能为公司做些什么。在等待加薪,升职的职员们,也要了解公司对我们进一步的要求是什么。
《与公司同呼吸》是如何把自己打造成优秀员工,怎样成为公司不可或缺员工的指南读物。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忠诚、敬业、责任、协作这些工作态度,行为方式的重要性,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职场中许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从而找到改正的方向和进一步完善的措施方式。如果我们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在苦苦追求中停滞着,看了这本书,或许我们就能发现自己做得还远不够;也许我们发现自己的下属对这些问题缺乏了解,那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本书来和员工深切地沟通。
先保证不失业
我们在挑选公司的时候,往往是自己列一个单子,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公司。《与公司同呼吸》反过来了,它替公司向我们列出一个单子,说作为公司的一员应该达到这些要求。公司的时代,这是个人依附组织的时代,而不再是家庭作业的时代。产品不再是由某个工人或某群人独立生产出来了,工业时代的产品都是一种“集体性”的产品。是公司,是组织而不是个人才能实现产品的产出,在我们所处的社会,公司已成为最具决定性、最具代表性、最具权力的组织。从另一方面来说,公司与我们的命运紧密相关。
我们应该明白个人的工作本身是不会带来社会地位、声望和权力的,能带来这些的是个人在公司中的职位。社会地位、声望和权力源自你所属的公司,及你在公司中的地位、声望和权力。所以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不失业。
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时候,大量的失业者家庭经济水平其实远远高于维持生存的水平,甚至比200年前的富人的生活水平还要高,但大萧条给人在心理,社会层面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长期失业的主要影响不是表现在物质上,而是表现在心理上:失去了自尊;失去了主动性;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失去了理性。失业带来的结果是一个人失去了他所依附的组织。现今的社会里,人们一旦失去组织,脱离了公司,就变成了一个无用的“零件”。
企业控制着人们能否进入一个生产组织的权力,而工业社会中的个人一旦脱离了生产组织是无法自己生产的。甚至可以这样说企业控制着公民的生存。依附公司,相信公司与我们的命运休戚与共。
学会在职场中翱翔的本领
我们要承认公司对整个社会颠覆性的影响。企业对其员工还拥有相当大的执行权。企业所作的决策及其所设定的政策能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生存、未来及其社会与经济地位。它决定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它将一群原本无组织的人员组织成一个有着特定职能的生产型团队。
公司是一艘大船,员工是船员。个人相要获得发展,必须与公司保持步调一致。《与公司同呼吸》从九个方面对比进行详细的阐述,分别是:对公司——忠诚;对工作——敬业;对事业——责任;对团队——协作……就忠诚而言,李嘉诚回答如何挑选高级管理人员的提问时就说:首先是忠诚,而后是能力。可以想象对一个属于自己的国际大公司而言,一个极具能力的下属对你不够忠诚,那他就不能属于你。忠诚是上升的第一阶梯,本书作者也把它列在第一章里,书中把忠诚划得更具体,对事业忠诚、诚实劳动、关心组织的发展、维护组织的信誉等。
对于公司而言,它要正常运转,要追求它的利润,这还需要员工具体的操作能力、执行能力,要求员工做出业绩,要有创新精神。
当然,我们提到了那么多的员工对公司的不可或缺,其实公司对员工也一样不可或缺。对现代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它最大的资产,但常常又是使用效率最低的资产。
工业企业满足个人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职能需求,不仅为了抚慰员工,更主要的是为了保证自己能正常运转。现代工业企业要能够正常运行,首先要保证它的每一个员工,包括最微不足道的清洁工、推车的小工,都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他的工作,要持一种“管理者的态度”,将自己视为企业的一分子,是企业的“公民”,而不是被统治的“对象”。现代企业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能发挥出他的潜能、创造性,要求员工精诚合作,这些要求要比以往任何一种生产组织都高得多。这些属于公司如何激励员工范畴,留给我们的作者孟森先生撰写另一本书当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