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

书评人:郑永兵 2009-03-16 14:57 赞[0] 收藏

 本书首先较全面地分析了金融深化的特征、目标和作用,剖析了金融抑制的起源和背景,并揭示了金融抑制的手段和后果:传统的经济理论忽视了金融和经济的关系这个主题。金融部门与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深度金融和浅度金融分别对经济起着促进或抑制的作用。金融深化是指实际金融的深化,而不是名义金融的深化。实际金融的深化影响实际金融政策,这种政策的工具是实际金融资产存量的实际收益率。一国金融是处于金融深化还是金融浅化状态可以通过金融资产的存量、流量,金融体系的规模、结构和金融资产的价格等指标来衡量。在金融深化的经济中,金融资产存量的品种范围扩大、期限种类增多;与国民收入或有形物质财富之比逐渐上升;金融资产流量较少依赖财政收入和国际资本,更多地依赖国内储蓄;货币流通速度较慢;金融体系规模扩大、机构增加、职能专业化,有组织的国内金融机构占优势地位;金融价格中的利率较高,利率间的差别缩小;外汇黑市和远期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贴水下降。金融抑制与此相反,它压低了国内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从而使金融资产的需求受到抑制。推行金融深化战略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金融深化的措施有助于增加私人与政府的储蓄和国际资本的流入,有助于使来自储蓄的融资代替财政、通货膨胀和外援,也有助于在扩大和多样化的金融市场上促进储蓄者和投资者的竞争,优化储蓄的分配与使用,增加就业,收入和分配平等,并使经济稳定增长。这些作用可以称为金融深化的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和收入效应。通过用市场代替官方机构减少对金融业的干预让其自由发展这类金融深化措施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相反,金融抑制却不利于经济发展。如人为地采取低利率政策、金融业内的垄断、高估本国货币、信贷和外汇的硬性配给制、财政税收政策对金融资产的抑制等。产生金融抑制的原因很复杂。有些国家由于迫不得已,有些国家是有意的选择,有些国家是怀疑市场的作用,有些国家是由于殖民地时代经济的后遗症,还有些国家是受到各阶层利益关系的牵制。无论如何,选择金融抑制战略是一种缺乏远见的行为。选择这种战略的原因包括反高利贷心理,货币当局无力控制名义货币量,或者是以错误的理论指导货币政策。要使经济得到稳定持久的发展,就必须抛弃金融抑制战略,进行金融深化。二、对金融深化理论的精辟论述
货币、金融和资本积累——财富观。作者在这里分析和批评主流派的货币理论,包括新古典学派的货币财富观和凯恩斯式的货币财富观,指出这些观点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修改,使之更适于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问题。通过对财富观的社会财富由账户、经济模式、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分析与考察,主流派的货币理论有这样一些主要观点:第一,货币是一种社会财富,而不是政府货币当局或私人银行的债务,信用货币的发行和使用都是无成本的。第二,市场是统一的、均衡的、可预见的,各市场没有交易成本,并以统一价格进行交易。生产要素和产品可以无限分割,能使用最有效的技术。在这些条件下,实际货币余额是和物质资本、劳动力并列的一种生产要素,它的增减变化会影响收入的增减。第三,完全货币化经济中,实际存款利率是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控制名义货币增长率可以使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实际货币存量等于实际货币需求量。第四,货币市场可以找到均衡的实际货币存量和实际利率,资本市场也可以找到均衡的实际资本存量和实际利率。物质资本形式的“物质储蓄”和货币存量形式的“货币储蓄”共同瓜分总储蓄额,实际货币余额与投资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因此,要鼓励投资,就应减少实际货币余额。第五,对每一种新资产来说,都存在一个新市场,它们各有其最优化标准。这种理论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极为发达完善,生产要素与产品可以无限分割,各生产者都利用最优生产技术为前提。这些条件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如果把这种理论用于这些国家,就可能产生误解,导致金融抑制。货币、金融和资本积累——债务中介观——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理论。在发展中国家里,没有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价格,信息流通不畅,投资风险高,收益极不稳定,经济活动中异质性较强,生产要素呈现出极大的不可分割性,金融业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对主流派货币理论进行改造的债务中介论更适合落后经济的状况。这种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第一,实际货币不是社会财富货币,实际货币增长也不是社会收入增长,货币不是一种生产要素。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减不影响社会收入,货币只是债务中介。储蓄者和投资者是独立的,它们通过金融市场联系起来,作为要素投入品,资金是有成本的。第二,发展中国家的最优货币政策应该是确定名义货币量和它的增长率来决定价格水平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从而稳定物价变化率,消除市场的不确定性。第三,发展中国家存在深化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的良机。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非货币金融资产不发达,外源融资比较困难,内源融资是比较普遍的集资方式。对生产者来说,要进行实物投资,必先积累一定额的现金。第四,债务中介论不把实际货币作为社会财富,所以,实际货币增长对物质资本没有替代效应。实际上,物质资本与货币是互补品。这样,增加投资、发展经济与货币金融业的发展、深化是一致的。采用金融深化的发展战略能带来上述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和收入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第五,金融组织对金融深化是至关重要的。金融组织的关键在于国家拥有金融企业的程度以及国家管理私人金融企业的方式。金融管理涉及到市场利率、融资的实际要素成本和技术、金融特许权的价值,以及金融机构对各种投资用途作出的选择等。三、针对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现状提出的金融改革建议  1、金融抑制——手段、后果及起源和背景。金融抑制的手段包括人为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上限、反复无常的通货膨胀率、金融管制,以及通过税法和行政管理进行干预。对外政策方面,是对本国货币价值高估等。这些手段造成国内低储蓄率,降低了储蓄的使用效率,减少了劳动就业。同时,资本外逃,资本短缺,又引起因外资流入,形成对外资的依赖。产生这种金融抑制的原因有四种。第一,传统对高利贷的憎恶。第二,对名义货币增长率和物价变动率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三,许多用于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总量经济模型忽视了或误解了金融的作用。第四,认为金融增长得不偿失。总之,金融抑制是错误的,要使经济得到稳定持久的发展,必须进行金融改革。 2、金融改革与深化——几项具体的建议。第一,实现货币深化。这就要刺激实际货币需求,确保货币的外生性和低通货膨胀率;放弃利率限制,使资本市场上的价格能反映储蓄的稀缺性,从而提高储蓄率,让储蓄得到合理配置。第二,场外非法金融市场的存在尽管有其作用,但总体上是不利的,随着有组织金融体系的不断深化,场外市场必然面临竞争。应该把场外市场溶入一体化的资本市场中。第三,在发展中国家中,有些非银行金融中介是融资专业化的反映,但许多是人为的产物。应当消除人为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分割,使金融中介机构同质化。要打破银行业内的垄断,尽可能支持民营金融事业。第四,发展长期金融市场,扩展金融工具的期限,实现金融机构的多样化,最终建立一个好的“华尔街”。第五,特种银行是一种金融抑制的手段,应使之成为一般性银行,加入银行业的竞争。 3、财政政策和金融深化——财政税收政策改革应与金融深化同步进行。扭曲的财政政策会减少社会的金融资产,造成金融业内不平等的竞争环境,导致分配不公平,妨碍金融深化。要使金融、财政改革相互配合。一方面要求两者各尽其职,金融不能代为行使财政职能,如靠通货膨胀帮助政府增加收入,或以利率进行补贴,财政也不能干预金融业,如以财政拨款等形式优先投资,进行硬性的资金配置等。另一方面,要改革税制,使财政基础得以深化,并富有弹性,为此要减少财政赤字,消除通货膨胀,简化税种和税收管理成本,不再歧视金融资产的收入。 4、开放经济中的金融深化——外贸改革与金融改革相配套。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国家往往用各种干预手段来消除外汇市场的过度需求。国内金融扭曲与国际贸易是相互影响的。被扭曲的储蓄和外汇价格无法正确反映国际贸易和国内商品的供求关系。对经常项目中贸易流量的干预又进一步导致了金融抑制,使外汇市场出现多种隐含价格,这就会妨碍经济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并不能弥补由国内政策所造成的储蓄缺口。外贸政策改革的核心是汇率自由浮动,外币自由交换,逐步取消进出口的歧视性关税,减少对外资流入的依赖,调低本币币值,最终达到外贸自由化。四、落后经济的不稳定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经济周期问题.总的来看,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波动较大,而且呈周期性。传统理论认为,这是外部经济环境、经济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周期都开始于一次冲击,这个冲击影响资本市场,使储蓄增加,经济繁荣。但落后经济中内在的因素,总使经济走向过热,虽然采用若干权宜之计能使过热得到一定的维持,但过度膨胀的经济终究无法支持而陷入衰退,重新回到低增长水平,等待新的一次冲击开始新的一轮周期。冲击为经济摆脱低水平发展状态提供了一次机会,但落后经济国家采取的公共政策却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在冲击造成的经济高涨阶段,由于没有采取金融深化而是采取金融抑制和通货膨胀政策,从而储蓄不能得到完全动员,资金缺口逐步加大,使经济走向衰退。这说明金融抑制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当然不适应的财政政策和外贸政策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行金融、财政、外贸政策的协调改革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唯一道路。五、理论贡献及启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在金融发展理论上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其贡献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我们看来,它对我们的贡献和启示至少有以下几点:  第一,它强调了金融体制和金融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经济和金融理论中第一次把金融业和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克服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对金融部门的忽视。作者指出:金融部门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它有利于被抑制经济摆脱徘徊不前的局面,加速经济增长。但如果金融被抑制或者扭曲,它就会阻碍和破坏经济的发展。它比较详细地分析了金融部门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形响,把金融发展摆到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位置上。第二,在货币和金融理论方面,它批判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如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现实物资本的是相互竞争的替代品的假设,认为这不适合于落后经济。在落后经济中,货币和实物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品。它还批判了一些落后经济中盛行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和结构演变中,通货膨胀是可以避免的,金融体系和实际经济完全可以在物价稳定的环境中同步发展。在政策主张上,它既不同手凯恩斯学派的低利率刺激投资的政策,也不赞同货币学派过分倚重控制货币发行的做法,而是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提高利率,在增加货币需求的同时,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分配,从而使经济稳定、持续增长。除此之外,还提出了财政、外贸政策配套改革的一系列建议,要求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这些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三,剖析了依赖外资和外援的危害性,反对对外资、外援的传统赞美之词,指出外资和外援并无多大益处,反而会削弱本国的经济基础,加剧本国经济的扭曲,带来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其作用远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大。在此基础上,它提出了经济自主发展的主张,认为落后经注只要进行金融改革,则完全可以在本国资金市场上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外债问题也说明这一理论确实有其独特之处和合理的一面。第四,对我国正在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而言,金融深化理论对我们已经进行的改革实践的检验和启示也是很明显的。首先,把金融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金融业发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稳定与否。这已为我们近20年的改革实践和取得的成果所证实。其次,对引进外资应有一个清醒的合乎实际的认识。国内金融和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是根本,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国内资金,外资和外援当然应该尽力争取,但它只是辅助条件。外资流入能带来一些就业和收入上的好处,但管理和利用不当也会造成国内金融、财政和国际收支方面的扭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金融深化理论的内容较为丰富和复杂,我们对这一理论的认识难免会有欠缺和偏颇。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经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解决了不少难题,积累了大量经验,但也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快的问题,金融业仍不很发达,金融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地发挥。目前我国金融业的一些特点同肖所分析的金融浅短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加入WTO后的今天,通过与发达国家的比较更显得突出。因此,金融深化理论对我国的经济和金融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所提出的一些政策主张也有可借鉴之处。改革、开放和发展要求我们在立足本国情的基础上,学习和吸收外国的经验和长处,探索自己国家金融业发展的道路。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再次学习来加深对它的了解,并从中获得一些收益和启示。 当然,任何理论都有其缺陷和不足,金融深化理论也不例外。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看,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是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而金融深化理论则以主观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和供求均衡论为基础,以供求关系的变化说明利率的形成,从而没有触及决定利率的真实基础。金融深化理论还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如它过分强调了金融体系的作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问题考虑不足,同时,对金融自由化和经济自主发展等政策估计过高,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特殊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就债务中介观而言,它认为货币只是一种债务,而不是一种财富,从而完全否认货币与实物资本的替代关系。尽管如此,这些并不会掩盖金融深化理论对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影响。事实上,近三十年来,这一理论本身正在得到完善和发展。




股票期权的理论设计与实践

作者:[美]国家员工所有权中心 编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8-01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