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过去百年间,那一代代乱世中的企业家,竟是如此的英勇

书评人:郑伟强 2009-02-07 17:59 赞[0] 收藏

     在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中,最受注目的当然是“男一号”,其次是“男二号”,可是却很少有人会关注“男三号”。在几乎所有的关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书籍上,政治家是“男一号”,知识精英是“男二号”,企业家则正是那个“可有可无”的“男三号”。  吴晓波此次记述的,真实这样一群在历史上被嘲笑和漠视的“男三号”。没有人从思想史的高度去审视他们,尽管英国小说家毛姆说“连剃须刀也有其哲 学”,可是偏偏中国企业家阶层什么都没有。在各种版本的近现代史书上,他们的故事如一地碎了的瓷片,总是在不经意的暗处毫无价值地寂寞闪光。在乱世之中, 企业家似乎总是缺位的,是懦弱的,是无关紧要的,他们只是一群等待被勒索的人,是一群见利忘义的人。

  这也难怪,因为企业家的生命中绝少有让人怦然心动的激越,他们似乎总是很冷静,不会提口号,总是不怎么讨人欢喜。他们的血液是冷的,他们的灵魂 是金色的,他们的愤怒是有成本边际的,即使怒发冲冠,他们也不会去大雨中把栏杆拍遍。中国几千年以来所形成的“轻商文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对企业家的认 知—这在他们与官员及高级知识分子的交往中尤为突出。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甚至扭曲了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与判断,以至于在一些关键时刻,他们总是不能以一 个独立的阶层出现。最让人吃惊的是,这一混乱的景象竟延续百年,迄今未变。  但真的是这样吗?吴晓波在他的《跌荡一百年中》证明,过去百年间,那一代代乱世中的企业家,竟是如此的英勇。  在那些国运衰竭的时代,他们的未来毫无希望可言,但是他们却从来不乏对国家的热诚。商业上的智慧以及长期的实务浸淫则让他们往往有着比政治家、 革命家更为现实的立足与眼光。即便是在最无奈的绝境,他们仍然期望用自己的力量实现尽可能的进步与和平。他们曾经扮演过进步势力的最坚定的支持者,或者在 某些城市,他们一度成为主角,他们有机会改变国家和自己的命运。他们也有软弱的一面,在某些重要的历史时刻,他们作出了完全错误的选择,从而把自己的命运 带入了泥潭。他们始终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与强大的政府机器的关系。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些名字:范旭东,正是他研制出了精盐,让中国人摆脱了“食土民族”的耻辱;虞洽卿,正是他的“沉船”,打破了日本军部“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穆藕初,他不仅是昆曲留存的恩人,更是全中国最懂

棉花

的人;张公权,他在27岁那年就领导了中国最大的银行;郑观应,他不仅写过《盛世危言》,还是一个被长期蔑视的买办阶层的代表;卢作孚,瘦小寡言却有着猛 虎般个性的“中国船王”……这些名字背后的辉煌,放到今天依然会闪闪发亮并无人可及,但走过历史,他们却好像是一群显赫的“隐身人”,即便在百年之后,仍 然模糊而渺小。  在写作《激荡三十年》的时候,吴晓波已经注意到,中国企业的成长实际上是社会转型的一个伴生现象,或者说,它受到了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这一特 征在《跌荡一百年》中呈现得更加清晰。在中国经营企业,如果对这个国家的宏观环境和政策沿革一无所知,那么,获得持续性成功的概率就非常之低。我们在观察 所有成功者的时候,都必须思考政治环境和制度设计的影响。这样的观察不得不让我们对企业家阶层—特别是依赖于民间自由资本力量的财富阶层—在中国进步中的 角色进行新的审视。

  这样的结论,在看罢《跌荡一百年》后,会变成一个清晰的思考,而这,大概也是吴晓波最乐意看到的。因为对企业家阶层的社会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和确认,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从来没有进行过的“思想解放”。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 1870-1977(上)

作者:吴晓波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01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