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图书详细信息 推荐图书 | 最新书评
隐喻机制的劝谏性功能

作者:孙毅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个人简介
孙毅,男,江苏南京人。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曾获得“外教社”一等奖学金、“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上海市“优秀研究生毕业生”等荣誉。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进站人员。现就职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暨《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编辑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语用学及认知语言学,申请成功并已结题的省厅级、校级科研项目六项,曾在外语类核心、中文核心等重要期刊发表沦文十余篇。
内容简介
认知语义学者莱考夫与约翰逊在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构建起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这标志着隐喻研究摆脱了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进入到崭新的认知科学领域。学界已普遍意识到隐喻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手段,更是一种独具魅力、以一事物描写另一相关事物的思维方式。人类的认知总是遵循由近而远、由浅而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发展规律,而认知的深化和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隐喻机制的。
认知语言学者往往过于强调由特定语境中抽象出来的人所共有的普遍认知操作,将神经生物学原理生硬地套用在隐喻的生成和阐释的过程中,认为所有隐喻概念均是体验性基础隐喻的必然蕴涵,而忽略了诸多社会文化变体及其对概念孵化过程的影响,这犯了简化主义的错误。与此同时,批评性话语分析也应契合诸多认知元素而得到更大的扩充。隐喻表达式是作为话语基础的认知结构与穿插其间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媒介,隐喻对部分语义凸显而对其余语义遮蔽的功能使对具有意识形态特性的语言选择研究有据可依。本研究证明两大理论路径究其实质具有相通共融之处,应联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探索洪流,发挥更大的阐释效应。
在方法论方面,本研究提出,在甄别隐喻图谱分布的过程中应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语料库语言学与“学术直觉”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保证将所有符合标准的隐喻用法统统纳入考察范围,为进一步分析隐喻的社会文化特性铺平道路。
在花样繁多的修辞手段当中,隐喻机制是一种极具代表性、十分高效的劝谏性策略,可以完美地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普通体验的理解与能够激发强烈内心情感的文化价值结合起来。本研究指出,隐喻机制通过指称司空见惯的个人体验和社会活动来与广大听众构建起尽量多的共同点,是演讲者传播核心信念、价值观念和哲学理念等劝谏性要素的母体和不竭源泉。
本研究以相当规模的、隐喻表述俯拾皆是的“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辞为语料,将批评性话语分析与概念隐喻理论紧密联系起来,尝试性地辨认、分析和诠释公众演讲语篇中具有特定意识形态的隐喻机制的重大劝谏性功能。
发表书评
本书标签
为此书添加标签:(多个标签用空格分隔)
图书购买信息
请对此书作出评价
请您登录后为此书评分



目前还没有人对此书评分
新书快递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