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柴娇,1975年生人,祖籍黑龙江齐齐哈尔市。1997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同年考取了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学期间,公派日本大阪教育大学体育系留学1年,2000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2003年考取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2006年毕业,取得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多年来本人致力于中外学校体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并已取得初步的成果。先后参与多项国家级、部级课题研究,如北京市教委课题《全国体育名师教学集锦》吉林子课题负责人等;主持多项省级课题‘,如吉林省2008年教育规划课题《吉林省体育新课程实施策略研究》等;参编多部教材编写工作,如《学校体育学》 (简编本)、《学校体育热点50问》、《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成长手册》(3—4年级分册主编)等;先后在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20余篇。对当前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拥有浓厚的研究兴趣,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研究是本人特别关注的领域,该领域也是本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此外,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国外学校体育的先进经验,更好地促进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是今后重点研究的领域。
内容简介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推出,标志着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进入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体育新课程在部分地区实施以来,广
大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课程实施效果。具体表现为教师们对体育新课程的理念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无章可循的现象。近年来虽然关于体育课程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但给予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关注略显不足,而采用教学设计手段有助于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制订合理的教学策略,制订出最优化的教学方案,用来指导教学实践,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在新课程推广实施的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显得比以往更加突出,来自教学一线的需求呼声比较强烈,这充分地体现出目前关于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以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与个案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分别对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本质、基本作用、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立了“‘主客观”相结合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并对其运行的步骤、方法、原则等展开分析;对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方法以及呈现形式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
研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是在系统地分析教学问题与教学目标属性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条件与资源,依据现代学习理论科学而系统地制订教学实施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实现体育教学的最优化与实现教学目标,它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教学技术。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继承、改善与发展的关系,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化,是备课的发展完善或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