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教材立足于我国金融业发展历史和现状,系统阐述了货币、信用、金融机构、货币政策、金融发展等基本理论,融西方金融学说与社会主义金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坚持在广泛汲取国内外金融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总结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原则,总结了我们长期从事货币银行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体会与总结。全书共分13章,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等内容。归纳起来,本教材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1.理论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货币金融学课程理论性很强,突出理论性是该课程的核心。货币制度、信用、利息、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均衡、金融抑制与深化等章节的内容详细介绍和论述了货币金融理论体系的发展和演变逻辑。通过理论体系的完善,一方面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和科学;另一方面使学生对金融学的前沿理论有一个大体了解。但本教材在突出理论性的同时,也借助许多生动的阅读资料来说明货币与金融学相关的理论和观点,增强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编写中,力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逻辑性强,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为了便于自学,每章开篇附有本章学习目的、意义和本章内容简介,每章结束附有复习思考题等,供复习参考用。
2.突出内容的前瞻性
本教材在编写时,不仅参考了国内外成熟的货币银行学教学研究成果,而且追踪了近年来国内外货币金融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和金融改革的最新进展,这样做可以使读者进一步了解货币银行理论的动态和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讨论中国的金融改革问题。本教材结合我国金融改革的实践,在不同部分分别介绍了国内与国外货币银行学的发展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