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法艺术,横亘数千年,源远流长。当古人用或粗或细、或轻或重的利石,一笔一画地刻画卦辞时,书法的历史就开始了。
篆书,广义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简帛文字、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玺印文字、钱币文字、石刻文字等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大篆,通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小篆与大篆对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规范篆书被称之为“小篆”。小篆结字严谨工整,线条圆匀婉转,字形修长,结构整肃简明。
《泰山刻石》为李斯所书,是小篆的代表作品。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画改为方折,书写速磨更快。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隶书的光大是在汉代。西汉中期即产生了点画波磔的写法,到东汉时期,又产生了众多风格,并留下大量石刻。《张迁碑》、《曹全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汉隶作为一种成熟的隶书,在字形上,化长圆为扁方,在用笔上,以方折代替圆转。其结构已简略,但笔法仍丰富。以蚕头燕尾作为字形的装饰,用笔的取势翩翩然有飞动之态。由此,“隶变”完成,汉字也基本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