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马忠法,男,1966年10月生,安徽滁州人,法学博士(国际法学专业),现任职于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国际经济法。自1997年起先后在《比较法研究》、《法商研究》、《知识产权》、《当代法学》、《电子知识产权》、《科技与法律》、《中央政法干部学院学报》、《民商法论丛》、《国际经济法学刊》等法学类核心期刊、来源期刊和《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财经大学学报》、《江淮论坛》等综合类核心学术期刊与一般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约70篇,计70万字左右;出版专著一部《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制度理论与实务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4月,约49万字,该书于2008年10月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独译(荷兰)格劳秀斯著《论海洋自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合译(美)路易斯.亨金《国际法:政治学与价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荷兰)格劳秀斯著《捕获法》(2006年10月)等书两部。2001年12月,其硕士学位论文“论建立我国证券交易中的民事赔偿制度”获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成果)奖;2008年11月其个人获科技部和国务院奖励办公室批准的由科技法学会颁发的首届科技法学优秀人才奖。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1999以来美国对中国在轻工业(含家电、电子及纺织品等)类产品的反倾销案例研究,意在揭示美国反倾销立法和实践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我国企业如何应对美国反倾销和政府部门的立法提供对策和建议。通过对漆刷案、点钞机和验钞机案、礼品盒案、金属折叠椅案、彩电案、皱纹纸案、画布案和活性炭案等的详细分析,作者认为尽管各案件的结果或特征有所不同,但所反映出的有关美国反倾销过程中的实质和程序等大体一致。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的一些对策和建议,如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建议政府可以组织、引导、教育和培养有关人才并提供反倾销方面优质的服务;发展和完善行业协会和其他服务组织,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高企业自我保护意识、针对反倾销应积极应对及重视与集聚企业反倾销方面人才;跟踪美国国内市场发展动态及对竞争对手的研究和了解;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充分利用美国国内的制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在行政机关作出不利的裁定后,可请求进行司法审查,利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和联邦巡回法院的一些救济措施以使自己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