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图书详细信息 推荐图书 | 最新书评
刑事错案实证研究丛书-刑事错案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刘品新 主编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内容简介
对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刑事错案带给司法的影响是双重性的。一方面,它酿成了人间悲剧,必然会极大地损伤人们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另一方面,它也为改革司法体制提供了标本和机会。美国耶鲁大学的法学教授基思·芬蒂利就主张“人类应该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他声称,“错案仿佛打开了一扇改良刑事司法体制的窗户,我们应该从错案中寻找推动司法改革的现实方法,而不要让机会白白流失”。
西方国家不乏以刑事错案推动司法进步的成功经验。例如,英国1907年《刑事上诉法》的出台应当归因于贝克一案的压力,1965年《谋杀法》对死刑制度的废除缘起于本特利、埃文斯和埃利斯三起错案,1995年《刑事上诉法》更是伯明翰六人冤案的直接产物;加拿大的《预防错案报告》全面检讨了当代错案的成因,并提出了富有启迪意义的预防建议;美国一些州成立了官方的死刑研究委员会与民间的学术研究小组,主要致力于研究有关死刑的制度缺陷以避免冤杀的案件,其“无辜者运动”影响深远,2004年颁行的《无辜者保护法》更是独树一帜。
反观我国,时下对刑事错案的议论仍处于就事论事的状态。新闻炒作确实很多,无关痛痒的学术批评也不少。而关于错案对司法体制的建设有何启示,积极建言者不够,即便有一些建言也多是宣示性的,甚至只是不满情绪的简单宣泄;关于防范和救济错案的司法制度(主要是国家赔偿制、错案责任追究制)要么缺乏基本的可操作性,要么带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就刑事错案的发现而言,我国并没有成熟的机制。当前曝光的错案大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以杀人犯罪的错案为例,一部分是因为“真凶再现了”,另一部分是因为“被害人死而复活了”。前者被戏称为“真凶再现型”,后者被戏称为“被害人复活型”,除此之外几乎无他。众所周知,我国为纠正生效错判而专门设置有刑事再审程序。现实表明,它就像一个华丽的摆设。因此,我国主管机关必须下大力气推动刑事再审制度的深度改革。
就刑事错案的救济而言,我国现行的机制主要包括错案责任追究制和国家赔偿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认为司法官员对刑事错案责无旁贷,一旦出错理应受到惩处。近二十年来,我国法院、检察院系统自上而下地颁行了很多追究错案责任的法律规范,如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人民检察院错案责任追究条例(试行)》。但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这一制度的效果差强人意,真正被追究错案责任者廖廖无几。其实,自从该制度实行以来,学术界就一直广为诟病,有关弃改的建议不绝于耳。有人提出,叫停“错案追究制”,上马“法官弹劾制”;有人主张,将“错案责任追究制”改为“错案不纠责任制”,以保障错案受害者尽快获得救济……
发表书评
本书标签
为此书添加标签:(多个标签用空格分隔)
图书购买信息
请对此书作出评价
请您登录后为此书评分



目前还没有人对此书评分
新书快递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