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赵之心,1976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田径专业,原北京体育大学教师,2000年经国家体育总局审批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担任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北京市政府143号折子工程专家组成员(负责大众健身专题)、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越野行走运动首席讲师、北京月坛社区银轩老年健身中心技术总监、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田径协会业训I处健康走跑推广中心技术总监、中国保健协会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病研究会理事、北京市脑防办执行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北京市青年联合会理事、中国国家击剑队签约体能教练、北京市长跑俱乐部副主席、国企联健康工程运动健康专家组首席专家、北京市亚健康学会理事。
内容简介
伴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全国上下掀起了健身热潮。
安置在各类小区中以及公园、广场绿化地带边沿、体育馆周围的健身器械,可供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使用。锻炼者只需花15~30分钟做完各项运动,就能使四肢、躯干和体内各器官都得到锻炼以及提高力量、耐力、协调性、柔韧性、平衡能力等各项素质,进而增强体质、增加抗病能力,因此,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其实在奥运会前几年,全国各地就开始“体育设施进小区”的普及项目,尤其是在北京,无论是在京郊小村子打麦场边,还是在机关宿舍大院,无论在胡同夹道,还是新建小区高楼包围下的绿地上,都能见到完全标准化配置的锻炼器材。正是因为各类健身器材普及到基层,清晨或傍晚,人们才可能与孩子们同在户外锻炼。在傍晚夕阳西下时,人们聚集在器材边有说有笑,练中有乐,小区内的健身场地往往成为老老少少的聚会场所。
每年许多单位的例行体验中,员工中的“三高”群体(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在不断壮大,脂肪肝从大腹便便的中层干部蔓延到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人。私人汽车普及带来的运动量减少,无休止的加班加上丰盛的夜宵,让肥胖如传染病般流行开来。“用命换钱”的生活方式,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忧虑。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即使未来赚到几百万元人民币,可能也买不回一条命。
生命忧患意识,让人们从关注赚钱到关注生命本身,这是10年来生存观念的最大转变。从某种程度上说,社区健身器械的出现,使社区健身方案变得多样化。器械健身,也使许多无缘走入“健身房”的普通百姓,圆了自己的健身梦。让老少爷儿们找到了欢乐和自信。带回了健康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