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黄寿波 男,1937年3月生,浙江省诸暨市人。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农业气象室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1960年7月杭州大学地理系本科毕业,后在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任教,1981-1982年在南京大学气象系进修,1989-1990年在澳大利亚钮卡斯尔大学地理系访问及研究。长期从事农业气象灾害、农业气候和农业小气候学的教学与研究,对柑桔生态和茶树气象学的研究比较深入,共完成课题8项,其中获省、部级奖励5项。“柑桔冻害及其防御技术研究”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共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16篇,其中发表在荷兰出版的《农业和森林气象学》杂志的4篇论文为SCI收录。发表译文(英、俄文)300篇,约50万汉字。发表气象、地理科普作品30篇。出版专著10本(包括合著),其中《果树气象学》是国内外首次出版的学术专著,《果树生态学》是全国果树专业的指定性教材。他为农学类本科生开设过《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基础》、《农业应用小气候》、《果树生态专题》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开设过《果树气象学》、《果树生态学》、《农业气象生态》、《农业气象分析》、《茶树生态》、《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及分析》等课程。为博士生开设《果树生态系统》等课程。现任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理事,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果委会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集中地展示了寿波教授近半个世纪来,刻苦探索与辛勤劳动的结晶。该选集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极其丰富。对果树和茶树气象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有微观项目,也有宏观课题。
黄寿波教授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亚热带果树气象气候及果业生产问题,重点在于经济作物柑橘。在下列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①从光能利用观点研究计算了柑橘的光合生产潜力与限制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柑橘果树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分析柑橘品质与生态因子及气候条件关系,提出改善品质的措施建议;②主持了浙江省多种柑橘类的气候生态与冻害区划,并在全省推广。提出了三级(县、省、全国),四类(冻害、气候、生态、生产)区划的目的、原则、方法、指标体系及命名,对浙江省进行了四类区划实践,参与完成了全国主要果树的区划;③研究了板栗、杨梅、枇杷、石榴、香榧等多种果树的气候生态适应性及适宜种植区域;④研究了气候变化对中国果树业的影响,种植方式与品种的改进,提出了有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的建设性意见,有助于促进中国果树种植业的发展。⑤研究了两个品种柑橘树的树冠小气候,发现树冠不同部位的柑橘果实大小、色泽、果皮粗糙度以及内质均不同,这一研究为果树合理修剪提供依据,指导生产有一定意义。⑥研究了温州蜜柑花期、幼果期异常落果的气象指标,并进行我国热害气候区划,并建议在轻害区因地制宜地多栽培柑橘。
本书收入了作者在茶树气象研究的重大进展,其主要内容包括茶树分布与气候、茶树生育与气象条件、茶叶品质与生态环境、茶园微气象与茶叶生产、生态茶园建设、茶林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等。共发表论文50余篇,收入本选集28篇。在研究国内的茶树分布及茶树适栽区域气候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茶树生产的条件与资源,茶树的生育、产量与品质及气象条件的联系;主持完成了中国主要高山名茶的气候生态研究,完成浙、皖、闽、赣、湘、鄂等省主要高山名茶产地气候生态研究,垂直气候地带特征与栽培适宜高度;茶园、塑料大棚微气象条件分析,树冠微气象特征与品质关系的观测实验分析研究;提出生态茶园与茶林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的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了杉-茶、板栗-茶、桃-茶等复合生态模式结构,能量传输与热量平衡,小气候特点与气象生态调控技术,以及人体舒适度与劳动效率问题。研究了茶文化生态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与意义。对高山云雾茶所在的层域及生态气候特点进行研究,提出高山云雾茶的生态气候特点是:“一大”(空气湿度)、“一长”(适温持续时间)、“二多”(散射光、云雾日)。不是山体愈高愈好,而是在一个适宜高度或适宜的层域;该层域距山顶、山麓有一定高度,不同气候区、不同山体,同一山体不同坡向都有所不同。其部位确定颇具难度,既需进行理论分析,更应注重实践经验及仪器观测。研究了茶叶品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根据生态农业的要求和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规律,提出了提高我国茶叶质量的“二适”(合理布局适地适种;选用良种适种适制);“一改”(采取措施,改造不利环境)的方针,对指导生产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