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多方面严峻考验,克服了国内重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不利因素,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前三个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0.2万亿元,同比增长9.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0%;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0%,CPI同比上涨5.3%。
7月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决策部署,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新情况,统筹兼顾,进一步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的监测分析,及时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调减了公开市场对冲力度,连续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同时,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引导新增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和经济薄弱环节倾斜。总体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逐步显现。货币信贷平稳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2008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5.3%,增速比上年同期低3.2个百分点。贷款半稳增长,9月未,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9.6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前三个季度信贷投放均匀,新增贷款分别为1.33万亿元、1.12万亿元和1.03万亿元。前三个季度人民币贷款比年初增加3.5万亿元,同比多增1 201亿元,是历史同期增量最高水平。企业支付能力总体上处于合理水平,9月末,企业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13.9%。人民币贷款利率小幅回落。9月份,金融机构1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6月份下降0.09个百分点。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183元。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并日益加重。出口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落,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宏观调控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但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比较充裕的资金和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优势,金融体系稳健安全,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意识和能力较强,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强劲活力。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及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操作,确保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及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支持扩大内需,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一是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启动保障经济金融稳健运行的各项应对预案,加强国际协作,应对金融危机的不确定冲击。二是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三是促进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五是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六是密切监测国际资本流动,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