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碑学就其载体而言包括庙碑、刻石、墓碑、墓志、造像、塔铭、砖刻、摩崖石刻、幢柱刻经、画像题记等,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是我们研究碑学的实物资料。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并驾齐驱。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诸侯割据,战乱频繁,再加上天灾人祸,生命苦短,人们为了求得精神上的寄托,乃信奉释道,于是或新建寺塔,或塑造佛像,或构筑梵宇,并延聘了当时的文学学士,撰文以记盛事,凿石以为碑碣,刻碑之风盛行起来,造像即其中重要的形制。所谓“造像”即当时人损资塑造佛像以为功德的记载。本册所载北魏《太妃侯造像》刻于景明四年,此造像渊懿奇古,其横画收笔时微向上挑起,富有较浓的隶意,而其体势则在长方之间,纵横欹侧,开合伸缩,于峭厉方劲中流露出不拘一格之神情,因书之自在,故多变态,无疑是北魏造像中的精品。西魏《介媚光造像》为西魏大统十四年所刻,结字亦在长方之间,而用笔体势纯以方笔折法,笔画之中截亦无轻重之变化,显然是一种很不成熟的楷书,于稚拙中饶古茂之气,学此造像可结合二爨笔意,因其风貌相似故也。北齐《南子俼造像》系北齐天统二年时南子俼为亡父造像时镌刻,因石质粗糙,再加上风雨的侵蚀,字口剥落磨泐较为严重,故字形亦较模糊不清,但从通幅拓片的笔意来看,此造像似有西汉刻石之遗风,给人以一种古拙朴茂之感,十分耐人寻味。其书点画有篆意,结字有隶意,而字形偏长,一反魏碑体势扁方特征,故在北朝诸碑中以奇特而见长。今将此三造像合并一册,影印出版,以飨之广大书法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