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冯崇义,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61年生,l988—1990年留学英国,1993年应邀赴澳大利亚访问研究。主要研究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和近期兼及当代华南的政治经济。发表论文30篇,专著有《农民意识与中国》(香港中华书局l989年版)、《罗素与中国》(三联书店1995年版》、《海南经济及投资环境分析》《英文,西澳大利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内容简介
历史发展的进程往往就是进展与顿挫交错,辉煌与悲剧同在。本书所力图刻画的正是这样一种充满矛盾的历史原貌。本书第一章所提供给读者的是抗战时期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或精神气象。笔者既致力于追寻支撑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精神支柱和道德基础,同时也试图描述共产党、国民党、汉奸及一般民众各自不同但都一样复杂的内心世界。从爱国激情到汉奸心理,那五光十色的精神过程比起历史的外在过程更难以捉摸。
第二章意在从中国现代思潮发展的大趋势和中国现代化的总体格局这样的角度来审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思潮。笔者发现,抗战时期的文化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是五四思潮的逆转。新启蒙运动在“救亡”与“启蒙”的相互冲突中不幸夭折,政治民主化虽然获得种种特殊的刺激但终未能迈上正轨,文化思潮的主题在亡国灭种的危局中从开放的“世界化”转变成为带有封闭意味的“中国化”,我们不能不为中国现代文化所遇到的挫折而扼腕兴叹,也不能不深思这些遭际的深刻根由。
第三章所要论述的是抗战时期的中国学术。笔者的重点不在于对战时中国学术成就的记叙,而在于学者或政治家们在学术扎动中的精神追求,以及这种追求与抗战时期文化思潮之间的联系。因而,笔者在这里所侧重探讨的是时代精神与哲学路向、历史学的时代阐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对现实的深切关注以及它们从现实中获得的反馈。
从第四章到第五章,笔者分叙抗战时期中国文学、艺术与宗教,主旨也是要从这些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中发现时代精神与群体心态。当大动荡中的文人们从文坛走向文摊,教徒们从道场走向战场,他们的脉搏也与时代一起跳动。但是,他们的感触与追求却大不一样。于是,文艺界发出了鼙鼓之音、哀怨之音与亡国之音,宗教界有基督教徒的祷告、佛教徒的悲愤、回教徒的抗争以及其他形式的善男信女们的挣扎。
第六章所探讨的战时中国教育,本也是战时中国学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中国的学校教育古来都是将政治和道德教化置于比职业教育更高的地位,即使在与政界并无直接联系的教书先生们那里,“传道”也远远高于“授业”。抗战时期一切都高度政治化,政治道德教化的突出地位也就可想而知。当时在朝的国民党为安邦治国而致力于党化教育,在野的共产党为了一个新的理想而倾其全力于革命化教育,夺得半壁江山的日本侵略者和汉奸们为维护其初建的秩序而对中国青少年推行奴化教育。而在那危难之秋,也还有一些钟情于“教育救国”的人们在苦苦地维持抗战与建国并重、救亡与现代化并举的现代欧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