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五家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献片《中国1978-2008》,近日在多家电视台播出。这是国内第一部电视形式的中国改革开放编年史。
内容简介
所谓“编年史”,即以年代为线索写成的历史。编年体史书,古已有之,《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即为其中之优秀代表。以电视形式出现的编年史,这是首次。这对史学来说是个很好的创新。
这部“编年史”自1978年至2008年,每年一集,运用丰富的史料和资料,全景式地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的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大成果,反映了30年间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开创、推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史进程。这部作品首创标题式的叙事方式,每集按时间顺序集中记录每年的几件大事,31集下来,就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150件大事,这些大事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的精华。
大致说来,这部“编年史”有这样两个特点:
首先,全部使用当年的资料,再现了历史的原貌。这部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担纲撰稿的《中国1978-2008》,充分利用了中央文献研究室20多年积累的大量珍贵资料,包括档案、影像特别是采访资料。同时,为了增强全片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感,摄制组在收集影像资料和文献史料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工夫,并且对各种资料、史料作了大量艰苦的辨识工作,力求准确无误。为追寻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足迹,摄制组还先后采访了300多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各界群众,其中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160余人,他们都是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他们提供的关于改革开放史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深入了解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的细节提供了可能,弥足珍贵。
其次,这部作品始终围绕着一条主线,那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年是我们国家、我们党波澜壮阔、顽强奋进的历史。在这部“编年史”的每一部分里,都有许多深深镌刻在人们脑海里的历史场景和事件。比如,1984年国庆大阅兵,北大学生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全国人大常委会激辩《破产法》;围绕“关广梅现象”展开的改革“姓资姓社”的公开讨论,等等。
在1984年到1987年这几部分中,对事关全面改革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有简明的表现,使观众能对我们走过的改革开放之路有清晰的理解。比如,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坚定地推进物价改革,并实行科技、教育、国防体制等配套改革;1986年股份制、破产法、企业承包等探索;1987年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经济运行机制,等等。
写历史,不应当见物不见人。有了人的历史,才是鲜活的历史。写改革开放史,同样如此。改革开放的成功,来自于广大干部群众的伟大实践。这部作品力图既反映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大成就,也反映实践的主体——人;既反映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和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智慧和决心,也反映从上到下广大干部群众的勇气和开拓进取精神。所以,大家在这部作品中能够看到“雇工风波”中的年广九,“公有制企业破产第一案”中的沈阳防爆器械厂原厂长石永阶,被称为“马承包”的马胜利,亲历计划与市场关系“鲁布革冲击”的黎汉皋,等等。这些改革先行者和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有的有历史影像,有的接受了采访。这样,用人物的命运揭示改革开放的意义,细节丰富,让人想看下去。
总之,《中国1978-2008》是一部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历史文献片,也是一部承载着30年中国之路的厚重的史诗书。从内容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全面、系统地进行中国改革开放30年国史、党史教育的形象化教材,也是能够充分记录社会变化,值得广大观众珍藏的、别样的史书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