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陈赤,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博士。长期从事金融创新与金融机构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曾出版专著《证券营业部出色经营之道》(2001年),发表论文《信托创新:探索、实践与展望》、《辨识未来趋势锻造核心能力一一关于信托投资公司战略方向的思考》等十余篇,担任《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06)》和《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07)》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并获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现任国内某信托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2002—2007年之间我国信托创新活动和信托创新成果的总体情况。本书分为导言和正文两个部分。
在导言中,对选题的意义、本书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本书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以及本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作了概括的说明。
正文部分共分为8章。
第1章是“信托制度变迁与功能演进:文献综述与国外历程考察”。本章从现代信托制度的起源——用益制入手,通过对文献的综述,总结信托的基本功能是财产转移功能和财产管理功能,信托的拓展功能包括理财功能、投融资功能、协调经济关系的功能、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功能以及培育社会信用的功能;揭示信托制度的优越性在于长期规划、弹性空间和受益人的切实保障三个方面;归纳信托的价值取向是自由与效率。本章梳理了信托的现代发展与制度创新的轨迹——从消极信托演进到积极信托、从民事信托演进到营业信托、从个人信托演进到法人信托;通过对英、美、日三国的信托制度和信托业演变历程的考察,提出了我国信托创新可资借鉴的若干启示。
第2章是“中国信托业:功能错位与功能回归”。本章描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信托业恢复时的制度禀赋,分析当时中央政府恢复和发展信托业的主要动因在于突破传统的计划金融体制,因此信托业的发展呈现出供给引导型的特征;指出国家对信托业采取了工具性的政策倾向,即把信托业当作改革工具和融资工具;分析信托业的初始功能定位是带有强烈银行色彩和具有全能金融特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而这种偏离了信托本源业务的功能定位实际上是功能错位,指出功能错位是造成信托业矛盾积累和引发清理整顿的制度根源;说明颁布实施“一法两规”这一强制性制度变迁,构建了信托制度整体的价值功能,实现了信托功能回归。
第3章是“信托创新:理论分析”。本章分析了支持信托创新的制度供给,认为信托制度为创新提供了广袤空间,信托业监管的市场化取向为创新营造了宽松环境,而经历多次整顿仍顽强生存下来的信托公司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指出由于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社会财富显著积累,为围绕资产管理进行信托创新提供了物质经济基础。运用金融创新理论,对信托创新的内涵、动因与结构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了研究信托创新的主要内容,建立了分析信托创新的框架。
第4章是“信托产品创新: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本章在分析信托产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信托产品与大多数金融产品一样,是通过对产品不同特点和风险如收益、期限和流动性、安全性、价格等一系列特征进行“分拆”,然后将其装配为不同的新组合,以此来实现创新的。本章分别对基于安全性考虑的信托产品创新、基于收益性考虑的信托产品创新、基于期限考虑的信托产品创新、基于流动性考虑的信托产品创新、基于价格考虑的信托产品创新等响应市场需求的信托产品创新以及规避监管的信托产品创新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信托产品创新的扩散进行了初步分析。
第5章是“信托业务创新:制度非均衡下创造新的金融路径”。本章主要研究信托方式如何被运用于在目前非均衡的金融制度下探寻新的金融路径。指出通过银信连结理财产品的创新,信托方式创造了金融业综合经营新路径;通过民间私募基金的信托阳光化,信托方式创造了民间金融正规化新路径;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托融资,信托方式创造了市政融资的新路径。总体上看,信托业务的创新,不仅有助于增强金融安全,更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
第6章是“信托组织创新:信托公司与银行的融合”。本章借鉴国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现状,剖析我国分业经营模式产生的缺陷与弊端,指出混业经营模式将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而在混业经营的趋势下,许多信托公司将走上与商业银行相互融合的道路。具体分析了信托公司与商业银行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说明信托公司与商业银行融合可以产生的优势,提出信托公司与商业银行融合中可选择的路径。
第7章是“信托制度创新:未来信托创新的主方向”。根据国际上金融创新的先进经验,本章分析指出积极参与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和和募股权投资(PE)信托等重大金融创新活动,可以使信托公司充分地运用最能体现信托制度优越性的特有功能,从而为广大投资者的资产管理需求与众多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建立新的连结方式,在创新地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也创造了满足具有不同偏好的机构和个人的资产管理需求的新方式。通过信托制度的创新,在推动这些重大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有利于信托业获得广袤的经营空间,进一步汇入金融发展的主流。
第8章是“结论与建议”,集中概括了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了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
本书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建立了研究信托创新的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较为系统地研究了2002—2007年之间我国的信托创新活动和信托创新成果;二是将信托创新和信托功能回归相联系,并与经济发展阶段相结合,提出信托功能回归是信托创新的基础和源头活水,信托创新是信托功能在各层面、各领域的创造性运用;三是较好地解释了信托创新的动因和作用,对信托创新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四是细致地梳理并实证分析了信托产品创新的大量案例;五是明确提出信托制度创新是未来信托创新的主要方向,认为信托将在未来的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以及私募股权投资(PE)等重大金融创新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