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郭维淮(1929~),出生于河南省孟津县平乐村郭氏正骨世家,为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幼承庭训,在父亲(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郭灿若、母亲(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高云峰孜孜不倦的亲传秘授下,领会于心,机出于手,14岁便开始独立应诊,同时相继研读了中医古籍四大经典等中医著作和医学院校系列教材,将理论与临床实际融会贯通,继承和发扬了平乐郭氏正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中医政策感召下,于1952年毅然走出家庭诊所之门,历任洛阳专区医院中医门诊部副主任、主任,洛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1956年和其母亲高云峰一起创建了以平乐郭氏正骨为特色的洛阳专区正骨医院,并于1958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医骨伤科高等学府——河南平乐正骨学院,开创了中医骨伤科学化、规范化教学的新纪元,为中医骨伤科学规范化教学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并组织编写了《平乐正骨讲义》,创立了一整套平乐郭氏正骨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并大都成为当地知名的专家教授。1959年成立了专门研究骨伤理论与技术的河南省平乐正骨研究所。1956年、1959年分别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出席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和全国劳模群英会。20世纪60年代主持编写了《简明正骨》,热忱为广大患者服务,从而赢得了广大患者的爱戴。党、政府和人民对他突出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曾先后当选为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河南省人大代表。1978年担任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原洛阳专区正骨医院)院长兼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所所长。他承古而不泥古,发扬而不离宗,勇于探索与创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继承和发扬了平乐正骨。在他的领导下开展了在平乐正骨“效”“便”“短”理论与原则指导下的经皮外固定器的研制、平乐正骨有效方药的开发研究等等,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面向市场开发、生产、推广、普及平乐正骨药械,推动了骨伤学科的发展。在他的主持下,医院由原先的200张床位发展为拥有800张床位的三级甲等医院,成为全国骨伤科医疗中心、全国骨伤医师培训基地,建立了专门生产平乐郭氏正骨特色有效药物与固定器具的洛正制药厂与洛正器械厂,使平乐正骨又一次实现了质的飞跃。1978年以来,他所主持的“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外伤性陈旧性关节脱位”等多项科研课题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河南省卫生厅、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及卫生部乙级成果奖等。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平乐正骨传统药物“养血止痛丸(筋骨痛消丸)”的临床、实验及新药开发研究,于1997年生产上市,年销售额达4500万元,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1978年以来,先后编写了《平乐正骨》等专著、教材,并参加了《中医年鉴》的编著工作,有多篇论文在杂志上发表或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大会交流。对骨伤疾患的诊治有很深的造诣,提出了骨伤疾病应以气血辨证为纲,整体辨证、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动静互补的学术思想。主张治病求因,药法结合,互相促进。临证手法娴熟,药法独到,善用气药与循经点穴,行气消瘀,益气养血,疏通经络,频收奇效。尤其擅长于颈肩腰腿痛等骨伤杂病的推拿治疗和辨证用药,多次应邀赴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李先念、王任重等治病,受到一致好评。有许多海外华侨,台、港、澳同胞及部分国际友人也都慕其高超医术前来求医问药。1990年被河南省科委评为“优秀院所负责人”;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被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七五”期间“省中医药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优秀专家;1994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及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首批国家名老中医专家;1995年荣获卫生部、人事部颁发的当时中医界唯一的“白求恩奖章”;2005年获“国医楷模”称号;2006年获“首届中医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获全国“中医名师”称号。历任全国中医骨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医正骨》主编等。
内容简介
郭维淮从医60余载,为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幼承庭训,在父亲(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郭灿若、母亲(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高云峰的亲传秘授下,领会于心,机出于手,14岁便开始独立应诊。他对骨伤疾患的诊治有很深的造诣,提出骨伤疾病以气血辨证为纲,整体辨证、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动静互补的学术思想;主张治病求因,药法结合,互相促进。他临证手法娴熟,药法独到,善用气药与循经点穴,尤其擅长于颈肩腰腿痛等骨伤杂病的治疗和辨证用药。
本书主要供骨伤专业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