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菲利浦·希提(1886~1978),阿拉伯裔美籍学者。出生在黎巴嫩,毕业于贝鲁特的美国大学,后赴美国深造,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任该校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希提毕生从事中东地区的语言、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研究,著述颇丰。代表作有《阿拉伯简史》(1956年)、《阿拉伯通史》(1957年)、《黎巴嫩史》(1957年)、《叙利亚简史》(1959年)、《中东史》(1961年)等。
内容简介
《阿拉伯通史》以其洋洋洒洒达700页之多的文字篇幅,完成了一个全面、扎实的基础性知识工程,这对了解阿拉伯世界其后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在这部通史的主要内容结构中,包括了讲述阿拉伯人的祖先,阿拉伯人的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现和伊斯兰教的兴起,以及早期的哈里发制度。然后,通史追溯了伊斯兰教势力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张的过程:他们穿过北非,进入伊比利亚半岛,跨越比利牛斯山脉,再北上至西部法兰西的普瓦蒂埃,北部到达拜占廷帝国的安纳托利亚,向东则进入中国的西部地区。通史记录了伍麦叶王朝(公元661—750年)和阿巴斯王朝(公元750一1258年)这两个阿拉伯中央帝国的兴衰始末,二者曾分别定都于大马士革和巴格达,后者直到被蒙古的旭烈兀所率领的铁骑攻陷后而遭到毁坏。通史讲述了阿拉伯文明全盛时期的故事,还有它对欧洲文艺复兴所作的巨大贡献。统一的阿拉伯帝国被割据势力搞得四分五裂,继之而来的就是分别在埃及、西班牙和其他地方出现的一些阿拉伯小王朝;非阿拉伯的穆斯林人物渗透到阿拉伯都市社会的精英阶层之中,他们当中有波斯人、突厥人、柏柏尔人和麦木鲁克人,这种状况所造成的后果就是阿拉伯历史的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