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便于参阅,兹将明代《经络全书》、《经络考》、《经络汇编》三籍合为一辑,以供诸好。
《经络全书》分前后二编。前编为《经脉分野》,沈子禄撰于1566年;后编为《经络枢要》,徐师曾撰于1576年,并纂为一书,至清尤乘重辑,刊行于1688年。该书内容主要录自《内经》原文及其他医家所论。前编详述了人体从头到脚的88个体表具体部位的“经脉分野”问题,其编排体例与众不同。后编阐述了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阴阳、藏府、营卫的功能,以及经络、脉象、诊断等问题,且在每一脏器的解剖后,次第经脉、络脉、经筋等的循行及其病候等内容。
《经络考》,张三锡撰于1609年,系参自《素问》、《灵枢》、《难经》、《十四经发挥》等书的内容而成之。其内容有十二经脉的循行、病候及其所属藏府解剖图、十四经诸穴歌、分寸歌、十四经脉图、营卫、精气津液血液、五伤、身体14个部位的经脉分属等。
《经络汇编》,翟户撰于1628年。主要内容有十四经经穴图、十二脏腑图、十四经功能、病候、经穴循行路线、十二经释义、十四经诸穴歌、手足经起止图、奇经八脉论、十二经藏府图及其藏府表里图、内景图赋等,首冠“原始”篇,叙述了太极、四象、五行以及胚胎生长发育等问题(亦见明·钱雷《人镜经附录》),其中胚胎经络与藏府、骨节生长的先后关系以及所提“缠络"等概念颇值参考。尾续“内景赋”(又见明·张介宾《类经图翼》),阐述了藏器之间的联系及其功能,尤其是对命门的位置及其功能有所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