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于贵瑞 农学博士和环境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9资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资助者。
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9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主任、CERN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和科学委员会副秘书长、科技部中国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NERN)综合中心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气象局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国家基金委评审专家等职务。
1959年出生于大连市新金县,1982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之后在沈阳农业大学获得农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作物生理生态、耕作制度和土壤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历任沈阳农业大学助教、讲师和副教授。l991年开始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和工作,主要从事土壤一植物一大气系统的水分运动、农业气象和环境水利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获千叶大学环境学博士学位,历任千叶大学农业气象研究室兼职助教,研究生院自然科学研究科专职助教,园艺学部副教授等职。
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以来,以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生态学过程研究为主题,从事全球变化、陆地生态系统碳和水循环、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生态信息学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部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项目等多项研究工作,主持创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l50余篇,出版的代表性学术专著有:
耕作制度原理与优化设计方法,l990,辽宁科技出版社
种植业系统分析-9优化控制方法,1991,农业出版社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2003,气象出版社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空间化信息研究图集——气候要素分卷,2004,气象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近地边界层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陆地生态系统CO2、H20、热量和动量通量的观测原理与方法,为从事全球变化、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以及地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提供了野外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和分析、生态学知识与数学模型的提炼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可作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生基础教材。
全书共15章,第1至第6章系统地介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与热量通量、地球大气圈的垂直构造与大气成分、大气圈的辐射传输与地表辐射平衡、近地边界层特征与空气运动基本方程、近地边界层湍流运动特征与扩散通量等有关近地边界层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第7至第10章详细讨论了基于空气动力学和热平衡的通量观测、涡度相关技术原理及其通量观测、涡度相关观测中的若干理论和技术问题、稳定同位素技术在通量观测中的应用;第11至第12章综述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通量评价模型、陆地生态系统水循环与水热通量评价模型的研究进展;第13至第14章分别介绍并评述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通量观测及其实例,全球陆地大气边界层观测实验、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网络与相关研究计划。第15章讨论了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的建设与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