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肖平 教授,文学博士,1959年6月生于南昌市,江西省萍乡市人。从事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任江西财经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
肖平教授1989年7月于扬州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1997年7月在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影视编导方向的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广播电视艺术学、纪录片、电影学和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编导、纪录片和电影语言。尤其是在电影语言和纪录片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现已出版纪录片及影视语言方面的专著二部,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在中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类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类权威期刊《现代传播》、《中国电视》、《电视研究》、《影视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1997年作为主要创作人员,编导主持了国务院新闻办委托江苏省委宣传部拍摄的纪录片《世纪挑战》的拍摄与制作,并获得1999年江苏省外宣片特别奖;2003年9月在《现代传播》发表的论文《从<阴阳>、<夏天>的叙述结构看纪录片的叙事原则》,获第四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理论奖三等奖。
肖平教授任教十余年来,先后在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开设硕士研究生课程《影视语言》、《纪录片编导实践理论》等专业课。在江西财经大学为本科生讲授了专业课《电视编导美学》、《电视纪录片编导创作》、《电视栏目与专题》、《新闻教程》;公共课《大学语文》、《财经写作》;选修课《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文学比较》、《当代影视作品欣赏》等课程。
肖平教授在广播电视艺术学领域的研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纪录片研究:侧重于纪录片编导实践理论及叙事形式研究,代表性成果有专著《纪录片编导实践理论》、《电视纪录片论语》、课题《纪录片叙事形式及类型研究》和论文《从<阴阳>、<夏天>的叙述结构看纪录片的叙事原则》(《现代传播》2003.5),《经典性即世界性》(《现代传播》1996.1) ,《纪录片知觉形式及类型研究论纲》(《中国电视》2003.6),《从读写预言到读写真理——纪录片创作模式及其演变新探》(《影视艺术》2000.5)通过对大量中外经典纪录片的影视语言与叙事形式研究,提出纪录片的本质就在于区别于故事片的材料原状形态及其非组织结构的原则,并围绕纪录片事件现场原状与编导控制这一核心概念展开研究。该项研究对于纪录片在国家德治教育和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其中论文《从<阴阳>、<夏天>的叙述结构看纪录片的叙事原则》获第四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理论奖三等奖。
第二,电视文艺与央视春节晚会研究:这一研究主要侧重在央视电视晚会节目材料和剧场交流效果研究领域,注重晚会观看者的现场交流与接受影响。受中国电视学研究委员会的委托,主持并完成课题《电视晚会节目材料布局组合及剧场效果研究》,并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发表:《电视晚会节目材料知觉形式中的相似组合原则》(《现代传播》2002.3)、《改造与整合:视知觉简化倾向的文本分析——电视晚会剧场效果研究之一》(《中国电视》2001.8)、《促进与分离:视知觉距离的简化倾选择——电视晚会剧场效果研究之二》(《中国电视》2001.11)、《“歌与话”:从对抗走向整合——电视晚会剧场效果研究之三》(《中国电视》2002.2)、《平衡与扩张:一种突破整平的布局组合形式》,(《中国电视》2002.8)该研究将晚会剧场的有效交流与节目材料的布局组合进行比较,提出观看者的参与互动和电视晚会节目材料布局组合是晚会的影响基础与前提,得到业内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论文《“歌与话”:从对抗走向整合——电视晚会剧场效果研究之三》获江西省第六次社会科学青年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第三,影视编导实践、策划和制片:作为主创人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和南京电视台的相关电视节目制作与策划工作。如1999年的中央电视台的《世界著名电视大台主要频道、重点栏目形态研究》,作为专题组的主要成员,与国内著名影视理论学者和制片人,共同研究策划央视的主要频道、重点栏目和节目形态;1998年的江西电视台的《改革开放二十年》的节目策划与制作;1997年的中央电视台与南京电视台合作制片的纪录片节目、国际交流节目和科教文化节目的策划与制片工作。参与制作和策划的纪录片等节目,均在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和南京电视台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一等奖多项。肖平教授在这一方面的工作,特别注重电视传媒的社会传播效果及价值取向研究,并将影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为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艺术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纪录片、电视文艺和影视文化的研究,体现了他对当代先进影视艺术理论与文化的认知与贡献。
内容简介
在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制作中,纪录片最基本的构成是影像与事件,这些历史影像在“记录与虚构”、“历史与表现历史”、“讲坛与宣传”和“触摸历史与实录变迁”等制作条件与观念中阐述与辨析。最显著的是观众面对的历史事件,而不是纪录片影像语言,历史影像的制作基础就建立在两种不同的时间空间理解层面——可以说它是摄影机的现场的,也可以是摄影机后来所代言的历史现场。第二是关于历史影像的表现视域,这就是通过历史人物的影像传记,反遇一个时代与社会的道路。这一历史影像注重历史人物经历所体现出的历史价值和这一影像所展现出的人物命运及时代风云,影像写作本身并不拘泥于传统录片所固有的构成元素;另一方面是在考古与发现的文献记录中整合具有见证历史现场的影像物质,考古与发现的基础在于对过去事件的现场描述,通过细微的文献材料和对于这一材料的历史研究与分析形成这一影像探索的写作特征,其中描述、整理和分析成为影像代言历史事件现场的立足点;三是本着记录今天、寻探文化源流、实录时代变迁的历史眼光及其目的,并将历史事件的重建重点放在“完成变迁过程”上,注重历史事件的流变过程,从而将影像的焦点放在当代具有重大影响的现场媒介事件和大众生活形态的事件开拓与阐发上,并以此建立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表现视域。历史影像的制作还以“汇编性”、“口述体”和“再现式”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影像的写作方式,构成历史题材纪录片影像的基础、叙事策略及其话语形式,从而建立了关于纪录片历史影像“代言性叙述”的制作基础与实践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