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兰亭序》和《清明上河图》两册。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清明上河图》画卷反映了公元十二世纪当世第一大城北宋京城开封的热闹场面,“桥上行人来来去去,看过桥的人也在过桥”,本书随着这部宏大的画卷,沿河记录了《清明上河图》里的各个场景,反映了宋代的民俗和文化。
《清明上河图》带着接近一千年的故事和接近一千年的破损在大内、官宦及平民之家流转。1945年清王朝废帝溥仪在伪满州长春宫出逃时,将画卷丢弃在“载火馀灰之中”,幸而整救及时,保存下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973年经专家新研究处理,更换八十多处原补縜丝,兼且将过去维修时草率加添的种种错误补笔称除,作了最大程度的还原。社会越进步,的确可以令过去的日子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