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科学普及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布和实施,使得科普工作有法可依,而时代的不断进步,又使科普工作的内涵和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提高,我国的科普工作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科普工作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要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科普不仅仅向公众普及一定的科学和技术知识,更要重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科学日益昌盛的今天,公众的科学素养已经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生存质量;对国家而言,科学决策的民主化进程与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科普工作是一项事业,是一个浩大工程,不仅仅是某些个人和团体的自发和业余行为,而且是国家政府的事业和全社会的工程,需要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市场有效推动,同时还需要一支直接的、专业化的科学普及队伍。
科学普及和科学技术创新两者是互补的,缺一不可。创新是在科学技术的前沿不断探索突破,普及是让全社会尽快地理解和运用创新成果。没有创新,将无所普及;没有广泛的普及,科学技术将失去其根本意义,创新将得不到社会的最广泛支持和认同。科学家的职业责任之一就是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要认识到与公众交流的重要性。科学家应该愿意并且善于和媒体及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主动积极地把自己的科学见解和科学发明,以及科学上存在的问题告诉广大的公众,这不仅仅是出于科学家的爱好,而且是广大科学家的义务。同时,公众有权利了解科学的真相,并以各种形式参与到科普行动之中,分享科学的成果,掌握科学的方法,理解科学所能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后果。
科普需要科学界和传媒界之间增强交流合作。大众传媒如电视、广播、报纸、图书等,是今天面向社会公众的主要科普渠道。在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科普图书仍然有其无可替代的独特魅力。阅读一本好的科普图书所带来的启迪和乐趣,有时让人终生难忘。同时,科普图书在表达作者观点和思想方面,也有着无法替代的功能。我们要重视科普图书的创作,更要推广科普图书。好的科普作品通常都具备以下几条:首先是实事求是,科学公正地反映科学上的发明发现;然后就是思想性强,能够大力宣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弘扬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积极向上的科学态度;还有就是能够引人人胜,生动有趣。国内外许多大科学家都积极从事科普图书的创作,比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霍金、卡尔·萨根、高士奇、华罗庚等。
科普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工作,需要坚实的科学功底,更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还要投入极大的热情和花费很多时间。所以,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都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如果我们的科学家们都能认识到他们肩负着向公众传播科学的重任,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努力写出一些优秀生动的科普作品,我国的科普事业必定会更上一层楼。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期以来一直重视科普图书的出版和发行工作,他们从国外引进的这套科普图书非常好。这套书的第一辑共6本,分别是《沙漠的呼唤》《倾听鲸语》《在水的边缘》《大象之耳》《信天翁的眼睛》《与生俱来的自由》,是从众多国外优秀的科普图书当中精选出来的,都很精彩,很有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也很有代表性。有些作者的作品是第一次与我国广大读者见面。比如世界著名的沙漠啮齿类动物专家迈克·马雷斯,他写的《沙漠的呼唤》就非常有趣,马雷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他如何在世界各地的沙漠中寻找那些毫不起眼的啮齿类动物。其探险科考过程生动有趣,他执著的献身科学的热情令人感动。而他在书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更是振聋发聩,令人深思。比如他通过长期考察后认为,沙漠的生物多样性一点也不比热带雨林差,从某种角度看“南美洲的干旱和半干旱的栖息地加在一起与热带雨林相比较时,干旱和干燥地区的哺乳动物在动物的种、属和科的数量上都要比热带雨林更加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变我们许多人对于沙漠的错误认识。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青鸟是一个信使,用这个名字来命名一套科普图书,出版者的用意显而易见。但愿科普工作能插上翅膀,为社会多传递一些科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