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L.H.牛顿是一位哲学教授,C.K.迪林汉姆是一位环境学教授。书中涉及基因改良生物、抗生素抗性、对类人猿的现代屠杀等10个突出的案例。作者在阐述这些案例时态度不偏不倚,论述广播深入,文笔优美简练,提出的经典案例富有时代气息和科学背景,读者能从中体验到全球性环境伦理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本书在欧美许多国家的高校被用作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为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进行课堂讨论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学、法学、能源与工程、经济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政府部门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内容简介
从环境与发展的角度审视人类历史进程可以看到,一种发展模式的建立和保持,必然伴随着某种环境伦理道德的形成和演进。因此,建立完善的环境伦理学科,培养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树立全新的环境文明,是确保人类在新的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作为一门学科,中国的环境伦理学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的环境伦理学研究方兴未艾,在探索环境伦理学的基础理论、梳理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理念、挖掘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环境伦理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推动了环境伦理观念在中国的普及。但是,在环境伦理教育上,研究者没有充分重视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没有为不同层次与类型的教育提供环境伦理科学的内容和有效的方法设计。当然,这一局面正在改变,国家环保局和有关部门正携手落实强化环境伦理道德的研究和教育的任务。
本书作者在环境伦理学领域具有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书是她们多年教育案例工作的总结,已经更新到第3版。书中以不偏不倚的态度提出了10个经典案例,富有时代气息和科学背景,能够激发读者的批判性思考。因此,我们将本书翻译成中文,希望能为我国从事相关领域教学、科研、管理的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并希望促进环境伦理学思想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人中间的广泛传播,从而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柳萍、黎强同志对本书的翻译和编辑出版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