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皮埃尔·勒鲁(1797—1871)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出身于巴黎附近一个工匠的家庭,由于早年丧父,他不得不中断学习,去当瓦工和排字工人,以供养家庭。他刻苦学习,阅读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大量著作、特别是卢梭的著作,深受卢梭的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1824年,他与杜布瓦一起创办《环球报》,宣传自己的社会主张。1825年,由于发表题为《手工业者的解放》的评论文章引起了圣西门对该报的注意,乃与圣西门相识,并开始接受圣西门学说的影响。1830年10月,他把《环球报》变成圣西门主义者的机关报,积极宣传圣西门的学说。到1831年底,由于圣西门主义者内部分歧加深,他与巴扎尔等人便脱离了圣西门派,而开始发展他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从三十年代初到四十年代末,是勒鲁创作最多的时期,也是他声望最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先后出版过《百科全书评论》、《新百科全书》、《独立评论》和《社会评论》等。在1848年二月革命中,他坚决站在共和国一边,被选为国民议会议员,1849年又被选为立法议会议员。但是,他起的作用不大。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后,他被迫举家流亡英国,在哲尔济定居,从事农业实验和写作。1869年,法国政府实行大赦,他回到巴黎。两年之后,即1871年4月巴黎公社时期,他与世长辞。
本书《论平等》是勒鲁主编的《新百科全书》的一个词条,发表于1838年。但它可以看作一部专著。在这部著作中,他以基督教三位一体的学说,围绕平等问题,从历史到现实作了系统考察和论述,认为平等是社会的基础。他肯定法国大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说它的每一个词都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自由是人的生存权利,博爱是人的本性所充满的感情,平等是兄弟般的相亲相爱、互相帮助。这三个词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它们才是“真理和生命的最妙的表达形式”因此,它们“是一个完整的学说”,是一个不仅面对现在、而且“预示未来的学说”。他特别强调平等在其中占主导地位。只有平等,才能有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同样,也只有平等,才能有人与人之间的博爱。他看出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虚伪性,指出:在革命后的法国社会里,“在作为事实的平等和作为原则的平等之间,存在着如孟德斯鸠所说的‘天壤之别’”
为了改变这种社会状况,作为圣西门主义者的勒鲁和其他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样,并不主张实行革命的变革,而是主张走社会改良的道路。他认为,有两条道路通向平等,一条是互相协商与和谐的道路,另一条是纷争和混乱的道路。他赞成前一条道路,即通过社会不断进步来实现平等,建立宗教社会主义社会。
综合以上所述,勒鲁在本书中所论述的平等思想、对于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和批判以及关于克服不平等的一些设想,主要反映当时小资产阶级和早期无产者对于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这些论述与他的前辈圣西门等人的一样,都带有明显的空想性。勒鲁生活的时期,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诞生,但勒鲁的社会主义思想没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他是以最后一批空想社会主义者载入社会主义思想史史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