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从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论着手,分析了后现代建筑的游戏性手法、诗性建筑语言和非理性等特征,从艺术哲学、解构手法、人性、图像等不同角度,对后现代建筑进行了详尽的阐释,通过与现代主义经典建筑作品相比较,对国外后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进行了直观介绍。
后现代大致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延伸与畸变。相对于现代主义和理性主义的“逻辑传统”和“非人化”。后现代主义更多地带有一种游戏的性质,是一种“非理性”的产物,强调了一种“在场”的感觉。
在20世纪初,第一代现代主义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方盒子风格已占领了世界建筑设计的主流位置,它巨大的非人性的尺度,钢铁、玻璃、钢筋混凝土、电梯所造成的冷漠的非人性的城市空间,已经使人感受到了人性的异化和意义的危机。所以,现代主义的理性、逻辑、集中的方盒子被粉碎了,变成了一堆撒满基地的碎片,逻辑被身体的零散感受取代,精神被肉体取代,这些都最终演化成了对高技派的疯狂。比如罗杰斯与皮亚诺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和高技派演示出的各种机器。后现代主义建筑就在这——背景上出现了。
本书用图说形式,从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论着手,阐释了后现代建筑的游戏性手法、在空间与场所上的反映、诗性的建筑语言、非理性特征,从艺术哲学、解构手法、人性、图像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说明,通过和一些现代主义的经典建筑作品相比较,更为直观地介绍了国外后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从而得到更为清晰的认识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