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杨关秀,教授,生于1934年,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并留校任教。一直从事地层古生物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我国二叠纪古植物及生物地层做了较长期的调查和研究,主要著作有:《古植物学》、《豫西禹县晚古生代含煤地层植物顺序及区域地层的重新解释》、《豫西禹县二叠纪纪大羽羊齿类的深化及其地质意义》、《河南禹县晚古生代煤系沈积环境与聚煤特征》(参与合作),《广东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和生物群》(参与合作)等,同时取得内蒙古准格尔旗、北京西山、河南西部地区华夏植物群的研究成果,曾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分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内容简介
豫西地区二叠系发育完全,历来以具“北型南相”的含煤地层而驰名于世,含植物群化石之丰富世所罕见。本书即是作者多年来在豫西地区进行二叠纪华夏植物群(禹州植物群)及生物地层学研究的系统总结。书中对禹州植物群的植物学性质、植物化石序列、演化阶段、植物组合带划分、古植被群落,以及地层划分对比,地质年代的确定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探讨;对部分化石作了微观研究;对相关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古地磁测试;揭示了本区晚期华夏植物群特有的完整性和过渡性面貌。书中共描述禹州植物群各类群化石112属306种,其中137个新种均附有英文描述。书后附有化石图版76幅,并附有属种名称索引。
本书资料新颖、内容翔实,发现了不少有意义的古植物类群;对大羽羊齿目的进一步分类及区域地层划分对比提出了新的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研究华夏植物群及相关领域之重要参考书。可供地质、石油、煤炭等部门从事科研、生产的工作人员,以及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