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远煌,男,1961年生,重庆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分党委书记,兼任研究院犯罪学与刑事政策研究所所长,法学博士,教授,法国巴黎第十大学访问学者、巴黎第二大学犯罪学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曾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性学术成果:《现代犯罪学的基本问题》(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犯罪学原理》(法律出版社,2001)、《中国非暴力犯罪死刑限制与废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中国刑事政策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等;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内容简介
严谨的犯罪学理论始于19世纪后半期的意大利实证主义学派,距今已有了百余年的历史。在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犯罪学研究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应当说,犯罪学知识的传授,目前在不少院校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加强犯罪学教材建设,提升犯罪学教学和研究水平应当是时候了。
作为一部兼具知识性和学术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注意保持内容的系统性的同时,着力反映了当代犯罪学发展的最新趋势。
首先,在犯罪原因论中,引入了“社会反应”的概念,确认在影响犯罪的诸多因素中,传统上只被视为是控制犯罪的积极因素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也是促成犯罪的因素之一。同时,在对影响犯罪现象的传统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犯罪行为生成模式理论。这两方面内容的引进,不仅使犯罪学的批判理性得以增强,而且构成了从宏观犯罪现象原因到微观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犯罪解释论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犯罪学解释犯罪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其次,在犯罪预防论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情境预防理论。在犯罪预防模式上突破了传统的“社会预防与刑罚预防”的二元模式,确立了社会预防(针对犯罪的深刻诱因)、情境预防(针对实施犯罪的具体条件)和刑罚预防(针对犯罪人的再犯)三位一体的预防对策体系,使预防理论对预防实践的指导能力得以提升。
再次,在犯罪现象论中,基于准确描述犯罪理象的需要,对犯罪现象的测量手段和犯罪现象的分析方法,也予以了较充分的论述。
上述特点赋予了本教材较鲜明的时代性和前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