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以“本源”为核心主题办一次展览,是有创意的策划。不过,我虽蒙邀任学术主持,却需首先说明,这创意来自主办方,我是不该掠美的。
“本源”主要是哲学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源”之提出或可追溯到《尚书·洪范》的“五行”说或西周末年伯阳父的阴阳说。但它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正式出现,最早可能是在《管子》一书的《水地》篇。该篇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这是以“水”作“本原”阐释世间事物的状态与变化。诚然,后来古人更多是以“气”或“太一”取代“水”的地位了。但,《水地》篇的论述已凸显出中国哲学本源论之基本特征。
所谓“本源”,也即事物产生的根源。于此,我们尚知道有好几种重要见解。例如,马克思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弗洛伊德以为在于性,道学家归结为“道”,而佛学则认为是“空”,尚有人提出“金木水火”诸种元素之一,等等。
哲学既是高屋建瓴的学科,也能生发出多元多向的学术理路。这一点,对当今的艺术创作尤有启发。在“本源”这样主题之下,可以触及当今艺术尤其美术创作实践的若干重要问题。画家不能没有自家面目,而艺术风格的构成,作品特色的元素究竟何所依托?这是每一个有思想,有才华的画家必定萦心绕怀的问题,也是“本源画风”展览再度撷出这一学术命题的用意所系。在这里,我们不妨继续思考——文化之本根,艺术之本体,画家之本性,情怀之本真……这样的视角,这样的层面都是不应忽略的。不过,艺术创作虽有若干重要元素,中国画之根本,之依托仍在于中国的深厚文化传统,中国画推进的主要动力也只会源自本体,而非他源或外源。这一点,是毋需置疑的。于是,我们便再度回到了如何承传,如何光大中国文化的主题上来。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组织的这项展事,从全国邀请了30位活跃在当今画坛前沿,成绩斐然的中青年画家联袂献艺。展品包括人物、山水、花鸟诸门类。既着眼题材的丰富性,也关注笔墨的个性。这些正向观众展示的艺术新作,无疑就是以视觉图像方式呈现的,作者最新的思索和追求。作为学术主持,通常的做法会在这里发表一通揄扬甚至拔高的议论。不过,我无意也在此作这样一番饶言。因为,观者通过眼晴和头脑得来的结论才是可靠和可信的。只有一点没有疑问——艺术永远处于探索和创造的行程中,有如一句流行的广告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