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拿到这本合唱曲集,激起作者一连串难忘的回忆,它使作者回想起接触合唱的一段段往事。
作者是在少年时期,因投身抗日救亡的歌咏运动而接触到合唱的。那时的“合唱”其实都是单声部的大齐唱。第一次现场聆听合唱歌曲是1938年“武汉合唱团”的演唱会,当时是由夏之秋指挥“武汉合唱团”演唱黄自的《抗敌歌》。浑厚的和声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声组合的立体美,加上夏之秋激情洋溢的指挥,调动了舞台上各声部间此起彼伏的呼应,它深深地吸引着作者,震撼了作者。后来在歌咏干部训练班跟着星海学指挥,唱一些多声部的抗战歌曲,如:《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等。同时也到舞台上或街头唱给民众听,这时感觉更新鲜了,演唱时感到声部有主有次、有刚有柔。进入这样一个有秩序的组合,有突出特点的热情放歌,又有照顾大局的控制收敛;既去感动和激发听众,自己也浸融在那亲切近人的音乐流动中。
1939年作者到了重庆,接触到一些专业的合唱音乐团体,其中有胡然领导的“抗敌歌咏团”,许多有造诣的年轻歌唱家都在里面,如:朱崇懋、胡雪谷等人。他们演唱了很多上海音专的音乐家们创作的抗战合唱曲。听他们的合唱,作者长了见识:唱合唱不能张口就来,还得要有科学的发声法作为演唱合唱的必备功底;高音不紧,低音不虚,各声部具有不同音色,既能表现不同的个性,又有和谐统一的整体。他们有两首歌唱得特别好:贺绿汀的《垦春泥》和张文纲的《战士骑马打仗去了》。